
【必備】春節風俗作文400字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風俗作文400字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時光老人帶著人們又度過了充實而美好的一年,心的一年又來到了,廣東的春節是那樣的多姿多彩,喜氣洋洋,到處張燈結彩,洋溢著歡欣的氣氛。
年二十八,人們要到商店去買各種各樣的暉春和年畫,因為大年初八才開張。下午,大人們還要與小孩子們一齊進行大掃除,把家里的門窗玻璃與各種家具擦得干干凈凈,以嶄新的面貌迎來新的一年。
年二十九,人們把各種家務完成后,就可以去逛花街了。花街兩旁擺滿了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花朵:有嬌媚的蘭花,有高潔的菊花,有優雅的百合花,還有雍容的牡丹花……花街里的花琳瑯滿目、萬紫千紅,就像走進一個花的海洋,使人心馳神往。
年三十,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人們把暉春、年畫都擺在了地上,按照自己的個人喜好和風格來點綴房子:有的橫著貼,有的豎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特色。下午,人們把買來的菜都弄好了,到晚上一家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
大年初一,小孩子們就開始了傳統的拜年模式。一大早就來到父母的房間里,對父母說出一些吉祥的話語,父母就會拿出壓歲錢給孩子們,預示著孩子們一年到晚健健康康,一帆風順。
除此以外,一些親朋好友也歡聚一堂,品嘗著美味的佳肴,聊聊天,品品茶。但是最高興的還是小孩子,他們可以大把大把地積攢壓歲錢,然后把壓歲錢存起來,或者去買一些心愛的課外書和文具。
一天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新的一年里,人們憧憬著美好的希望,以嶄新的面貌擁抱新的開始。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風俗還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貼錯了,貼錯了!”我看見爸爸將“福”字倒著貼,焦急地喊起來。“沒貼錯!”爸爸不緊不慢地回答。“那為什么要倒著貼?”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風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是這樣!那過年還有什么風俗和規矩呢?”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
原來,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風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直至今日。
聽完爸爸的講解,我這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為什么理發要趕在二十七呢?”“哦,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
我又發問:“那為什么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那為什么送禮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這是因為啊,橘子的‘橘’字與‘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節用橘子相互饋贈求個大吉大利!”“原來如此!”爸爸又說:“還有‘接財神’這一風俗。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戶辦酒席,為財神爺過生日。”我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過年風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太迷信了!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學們,我對“年”的風俗收獲很大,可我不知你們的收獲,若有更新奇的,快來告訴我吧!我先在這里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離新年還有半個多月,路邊的攤子上便出現了寫著各種各樣吉祥語句的春聯,紅通通的.紙上金燦燦的字,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金光,漂亮極了。我每次上街,都喜歡在春聯攤上看一會兒。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左鄰右舍開始貼春聯了,對門蔡爺爺家貼的春聯是“春暖風和日麗,物豐國泰民安”,樓下華奶奶家的門上貼著“處處明山秀水,家家笑語歡歌”的春聯,做生意的王叔叔家的春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潘奶奶家還貼了一個大大的四周被金元寶圍繞著的金燦燦的“福”。
我打開電腦,查詢春聯的相關信息,啊呀,關于春聯的資料可真多啊!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為節日增加了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源于宋代,流傳至今。
人們除了在門上貼春聯、貼大大小小的“福”字,有些地方的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的剪紙——窗花。不管是春聯、“福”字,還是窗花,它們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愿,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它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迎春節的風俗之一。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