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700字集錦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700字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1清明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每年一到清明節我們全家一起去上墳,到了墳地,我的弟弟妹妹們都等著我去玩呢。
我的弟弟妹妹都很喜歡清明節,也包括我這個小姐姐,因為我們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一起爬山,一起放風箏,可開心了!可快樂了,可惜一年中“‘清明節”只有一次,所以我們很珍惜哦!說到這兒,我得趕快拿著我的風箏去和她們玩了,要不然他們爬山就不等我了。我走到墳前一看他們全來了,就差我一個人。我們給祖爺爺、祖奶奶祭拜后就去玩了,爬山有兩條路,一條很崎嶇以前放羊時走過的山路,很難爬。還有一條是山野地上長滿小草的路,人們可以輕輕松松的爬上去,但是兩條路都一樣遠。最后我的弟弟、妹妹們一致決定為了鍛煉我們的意志,上山時走那條崎嶇而艱難的山路,下山時走那條平坦而長滿小草的路。
上山了,我們象一只小老鼠一樣“嗖、嗖、嗖”爬上去,可是爬到半山腰,他們累得直喘氣,我們快要爬不動的時候,兆兆比我小一歲的妹妹對大家說:“我們要堅持,堅持才是勝利,如果我們退縮了,就是一個懦弱的人,就是一個經不起一點風雨的人”,我聽了后說:“妹妹你說的對,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一定要爬上山頂”。“行”,大家說。我們艱難而努力的向上爬,,終于,我們爬上了山頂,大家一定會問,我們是怎么爬上去的,因為有一種信念,一直記在我們心中,那就是,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在山頂被清風吹過,把我們身上的“累”給吹走了。往下一看:啊!我們的家鄉貴德就像一個盆地,到處綠樹成蔭,清清的黃河順勢而下,柏油馬路像一條條白色的帶子,高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好美麗、好漂亮。
突然妹妹對我說:“姐姐我們一起放風箏吧”!我聽了連忙點頭,拿出了我的蝴蝶風箏,妹妹拿出了小鷹風箏準備放風箏。那線一緊一松風箏慢慢飛上天空,我們邊跑邊放,風箏越飛越高。我的蝴蝶風箏在空中翩翩起舞,妹妹的小鷹風箏翱翔在藍天中,看到五顏六色的風箏在空中飛舞,我們的心情好高興、好激動。
突然,爸爸、媽媽在喊我們該走了,我們只好依依不舍的收起風箏離開。這一天是我們值的懷念的日子。今天我們好快樂好盡興。最后我要大聲說: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2細雨蒙蒙,透過細膩的雨絲,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嘆,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著幾滴小雨,伴隨著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說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余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里都沾著春雨,一有什么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于桿的縫里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后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院子里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14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長。那是14年前媽媽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與堂哥去了后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么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著小時候與伙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著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著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為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時間怎么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著我的回憶,觸摸著空氣,觸摸著風,看到它們仿佛打開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3清明節到,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云,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里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死,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死亡,也知道葬禮是怎么樣的。老老的房子里,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我躲在母親的身后,瞅著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鬧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背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滿臉的皺紋也更多更深。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講什么,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跟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于是外婆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后,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常常慷慨地施舍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盡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一跤,隨后又馬上爬起來。家里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于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一塊糖,也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沖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么去搖外婆那只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于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父母親,也引來外婆的死訊。
每 ……此處隱藏1220個字……6
每一年的清明節都是來紀念自己親人或親戚或者祖宗死了一個日子,也就是他們的生日。
今天,可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啊!“路上行人,欲斷魂”啊!這就是清明節!
我們回了老家——中堂,吃完了午飯,12時27分就出發去墳場了,過了5分鐘,終于來到了墳場的門口,那可真是人山人海啊!那可當然了,因為今天是清明節嘛!當然人多了!我猶豫了一會兒,我們就進入墳場了!
我們來到墳場空闊的一個地方,站在那里等待著進去掃墓。可是過了不到3分鐘,突然,袁達勝老婆從掃墓那里走過來了,嚇我一跳,差一點把心臟病都嚇出來了!之后袁達勝老婆開心地說:“你遲到了哦!”之后她就微笑了,我看那個微笑好像是一個邪惡的微笑!“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我就哈哈大笑地起來。之后我就對媽媽焦急地說:“什么時侯進去呢?”媽媽認真地說:“等一會兒,就進去了!”結果不到2分鐘,我們就進入掃墓的地方了!
我們進到墳場了,我們先看了祖先——曾爺爺和曾奶奶,就伸出了我們的雙手了,之后我們就拜了他們。我心里在想:“曾爺爺,曾奶奶,我出生到現在我都沒有見過你們,因為你們是祖先。從現在開始,我真想不要讓人死,(除非病死,殺死,毒死,餓死)也不要再讓女人在生兒子和女兒了,這樣子地球會爆炸的!希望你們在天之靈可以保佑我們,實現我的愿望,可以嗎?曾爺爺,曾奶奶!而且是你把我們帶到這里來的,謝謝你們!”然后我們就把錢送給他們,我把水遞給兩位祖宗喝!
之后,我們就出來了!可是過了不到7分鐘,我就問媽媽:“什么時候走呢?”媽媽就瞪著眼對著我,我就知道媽媽在說我了!一眨眼,就過了5分鐘,我們又進入墳場了!
進到里面,我心里時時刻刻都忐忑不安地想著:“什么時侯走呢?什么時侯走呢?什么時侯走呢?……?”我一直在猶豫!過了2分鐘,我們這時候該拜祖宗的兒子和他老婆了——曾太公的兒子和他兒子的老婆了。每個人心里好像都哭泣了,那我也跟著哭泣了!每個人都伸出手拜他們了!
拜完后,我們也就出來了,我一邊對媽媽說:“走了走了!”一邊拉著媽媽向走的方向走了。可是我們沒有拜完爺爺的爸爸媽媽,所以我不能走。過了不到6分鐘,我們又進去拜爺爺的爸爸媽媽了!
進入到墳場,我這一次可是非常非常認真的,因為這一次是最后一次了!我雙手對這爺爺爸爸拜,拜完爺爺的爸爸,就拜爺爺的媽媽了,我也是那么的認真。
這一次拜完后,我們出去后就離開墳場了!但是我還是念想這一位祖宗啊!
清明節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啊!但也有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7清明,我初次接觸和的時候,是在很小的時候。那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說一句,清明節到,她去給媽媽過清明,那一周前后,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么也不理解,什么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為什么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為什么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里。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挨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從同桌的淚水里,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的時候,我已經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后才能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后還細細地尋問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老祖母的憂傷。我摟著祖母天真地說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
我第三次感悟的時候,是給祖母過的第一個清明。清明節沒到,父母就開始計劃。當時物資非常緊缺,有孝心的母親教我們用薄薄的白紙,做成朵朵各種各樣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個清明,要數祖母的那塊園地最鮮亮,惹眼。在做花時,想起祖母給我講清明時的語氣和流露出的哀傷,一種隱隱的痛,咸咸的傷堵在心里。從那以后,每到清明前后,就有許多人到我家討要紙做的花,也讓我體悟到清明與思念,清明與孝道,清明與感恩,清明與生命的種種聯系。
20xx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時,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那持之以恒的小小關愛作。在悲痛之余,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很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8提到清明節,我就會想起小時候有趣的事情,就會想去很多有關清明節的故事。記得,在很小的時候,對于清明節這樣的日子,還不是太懂的,對于清明節里的一些習俗也是不清楚的,就記得在清明節里家里要做一桌子的吃的,還要燒紙,掃墓這些事情吧。
每年的清明,奶奶都會用冥紙折很多的元寶,很多的紙幣,對于我來說都是一樣的,就是紙折的小船嗎?什么元寶呀,就是騙我這樣的寶寶,那時,對很多的東西都是不懂的,對于很多的習俗禮教也是不知道的,就是知道每年的這一天,奶奶都會做很多的吃的,而且做的菜相當的豐盛,想想就會留口水,還是在奶奶身邊好呀,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就等著吃哦。
奶奶做了很多的吃的,還要在家里的客廳里燒紙,每次都是家里都是黑乎乎的紙屑,連臥室里都會有,只要窗戶稍微打開一下,那么家里的被子上,沙發上,椅子上,桌子上,都會有這些黑乎乎的紙屑,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費神,又要做豐富的菜,又要燒紙,又要打掃,真是個使人勞動的好日子,可能是為了懶惰的人能夠勤勞而設定的節日吧,我小時候是這樣理解的,現在想想真是覺得好有意思的想法。
清明節里,奶奶都會裹粽子,奶奶都會做很多的口味的,有豆沙的,有腌肉的,有鮮肉的,有香腸的,有紅豆的,有豆莢的,都是奶奶做的,我都喜歡吃,可不知道為什么?我不知道吃白米的粽子,什么味道都沒有,我也吃不下去,我吃粽子還與其他人不一樣,喜歡吃粽子還吃點咸的菜,不然就咽不下去,很奇怪,我不喜歡沾糖吃的粽子,感覺太甜了,不喜歡。
想想,今年的清明都要到了,奶奶又要忙了,我又要有吃的嘍,好像是在高興的吶喊,在這樣的日子里,有奶奶的美食,有奶奶的祝福,好溫馨哦。
記得,在學校里的日子,也帶來了很多的歡樂,在小學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都要去紀念館參觀,看看烈士們的事跡,然后在第二天里都要寫篇有關清明的事情的作文,那時候,也不懂什么是作文,什么是感想,就是寫我在紀念館里看了很多叔叔,也有阿姨,老師看了我的作文,居然說我寫的很認真,說寫了很多的人物,看來,我去紀念館里參觀的時候,看的很仔細,現在,想想小時候有意思的事情,在回頭看看自己的寫的作文時,就會覺得好有意思的寫字,好有意思的作文。
在小時候里,在清明節里,在紀念館里,在家里,在學校里,都是我回憶的地方,都是我的記憶,我在那天的快樂,那天的童趣,那天的紀念,那天的了解,那天對祖先的祭拜,那天里的粽子,很多很多的清明故事,很多的感想,很多的思念。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