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夏天的高中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夏天的高中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記憶的心田中,童年的快樂時光總是記錄的很少很少,有時,想細細品味一番,卻只有一點點。靜靜地坐在椅子上,卻想起了那個地方,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
小時候,我在鄉下爺爺家住,爺爺家門前便是那個讓我最留戀的地方--樹林。我每天起床醒來都要跑去樹林,把花兒從睡夢中叫醒,撫摸小草,感受大自然的芬芳氣息,靜心聆聽小鳥悅耳的歌聲。
在夏天的時候,我們這些小孩子就會成群結隊地往樹林里鉆,操起家伙,為的就是捉知了,這是我們小孩子最大的樂趣。烈日炎炎下,小草耷拉著頭,花兒無精打采地垂著腰,人們也不干農活了,躺在家里睡午覺,于是,我們就趁著這個時候出去瘋玩,嘿嘿......
“知了,知了······”滿樹林都是這叫聲,而我們卻不覺得煩躁。那聲音時而快,時而慢,時而緩,時而急,此起彼伏,有節奏的叫著,像是在譜寫夏天的樂章。“別動,聽這聲音從哪發出的。”哥哥側耳傾聽知了的叫聲,“這里!”哥哥以驚人的速度跑到一棵樹的下面,把鞋子甩到一邊,赤著腳爬樹,這樹還挺高哩!不過,這樹對于哥哥可是小菜一碟,只見他用雙手扒著樹,腳也勾著樹,乍眼一看,真像猴子的姿勢。“真有你的啊,我也出馬了。”燕茹的哥哥用手將袖子捋到胳膊肘那里,看來是要下真功夫了。
唉,我一小丫頭會干什么啊,還是和她們玩過家家吧。“咱們也去捉幾只吧。”燕茹推推我。“我不會爬樹......”我低著頭說道。“有我們呢!”燕茹她們幾個裝威風的說道。“可別逞強哦。”我笑嘻嘻地說道。“看那里有兩只!”燕霞一馬當先就爬到樹上,動作還真嫻熟,肯定是他哥教的。“嘭!”只聽一聲響,燕霞從樹上掉了下來。“哈哈哈......”我們幾個捂著肚子笑,她卻叉著腰說道:“有本事你們幾個上!”“上就上,誰怕誰啊!”燕茹可是我們幾個當中的“女強人”,上樹對她來說不足掛齒。說來就來,她毫不輸給燕霞,身體靈活的像只猴子。沒過多少會兒,她就把那兩只知了裝入囊中了,真讓人羨慕啊......
回想著我們在那片樹林里捉知了,到了傍晚看晚霞,多么快樂啊!這些快樂都源自于這片樹林!在樹林中玩耍的我,完全忘記了煩惱,歡聲笑語伴隨我,笑容如一朵美麗的花綻放在臉上......
不知不覺夏天有來到了,大地變成了綠色的海洋.小樹林就像一位充滿活力的少年,洋溢著夏的熱情.楊樹的葉子已經長到巴掌那么大,顏色也變的深沉而成熟.我和小伙伴們常常到茂盛的小樹林里去做游戲,玩累了就在樹陰里休息,那種清涼,舒爽的感覺真讓人心曠神怡.
出自宋代詩人翁卷的《鄉村四月》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賞析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今樂清市淡溪鎮)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后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后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綠的,原野是綠的,綠的樹,綠的草,綠的禾苗,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個綠色主宰的世界。在綠色的原野上河渠縱橫交錯,一道道洋溢著,流淌著,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滿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舉目望去,綠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籠罩在淡淡的煙霧之中。那是霧嗎?煙嗎?不,那是如煙似霧的蒙蒙細雨,不時有幾聲布谷鳥的呼喚從遠遠近近的樹上、空中傳來。詩的前兩句描寫初夏時節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廣闊的,筆觸是細膩的;色調是鮮明的,意境是朦朧的;靜動結合,有色有聲。“子規聲里雨如煙”,如煙似霧的細雨好像是被子規的鳴叫喚來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后兩句歌詠江南初夏的繁忙農事。采桑養蠶和插稻秧,是關系著衣和食的兩大農事,現在正是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不停。對詩的末句不可看得過實,以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蠶,有人運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蠶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蠶桑,有人則只忙于其中的一項,少不得有人還要做其他活計。“才了蠶桑又插田”,不過是化繁為簡,勾畫鄉村四月農家的忙碌氣氛。至于不正面直說人們太忙,卻說閑人很少,那是故意說得委婉一些,舒緩一些,為的是在人們一片繁忙緊張之中保持一種從容恬靜的氣度,而這從容恬靜與前兩名景物描寫的水彩畫式的朦朧色調是和諧統一的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