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除夕的作文700字集合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除夕的作文700字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家鄉(xiāng)在賀州,是桂東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年青而又充滿活力,它歷史悠久,山川秀麗,物產豐饒,人文薈萃,民風純樸,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節(jié)日數不勝數!
又是一個辭舊迎新的夜晚,這讓我想起了白居易的《客中守歲》:守歲尊無酒,思鄉(xiāng)淚滿巾。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畏老偏驚節(jié),防愁預惡春。故園今夜里,應念未歸人。
除夕的中午,無論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大紅的對聯(lián),大多是為了祈求吉慶,贊美春光。“金狗報喜,快樂多多,財源廣進。逐年高升,永盛旺旺,生意興隆。”這是我家的對聯(lián)。寄托了全家人祈盼“春滿人間福滿門”的美好心愿。
晚上,吃過年夜飯,我到電視機前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看到一半突然覺得這樣很沒趣,太過平凡罷。于是獨自一人走到家里的樓頂,端著咖啡坐在椅子上,眺望遠處的風景。我想追尋熱鬧氣氛中屬于我自己的那一份寧靜。又是一個星晴夜,繁星點亮除夕夜的精彩,悄悄向世人訴說新春的故事,將天上的祝福灑向人間。月牙兒笑彎了嘴,叫人去感受嫦娥的歡欣。一切都是靜的,卻從那星星調皮的眉目傳情中,洋溢出不平靜的喜悅與心動。
當悠揚的鐘聲剛響過12下,在中華大地上,不管是城鎮(zhèn)還是鄉(xiāng)村,都要打開大門迎接財神。“噼里啪啦”的鞭炮齊聲轟鳴,萬家競放。真是“爆竹聲聲辭舊歲,鞭炮陣陣迎新年。”爺爺把成捆的炮竹在家門口圍成圈,點燃了黑色的引線,過了一會兒,只聽雷鳴般的聲音響徹長空,然后在似乎與天相近的地方驟然開放。
霎時,黑夜如同白晝,天空中金雨紛紛,銀花朵朵,仿佛是碧波銀浪,雪里紅梅,又像巨龍騰飛,金蛇狂舞,一會兒,一根根細如柳紅;一會兒像夜空開放的曇花;一會兒成了密密麻麻的芝麻。瞧!遠處那戶人家又把煙花點燃了,那焰花絢麗多彩,變化多端。似乎是滿天繁星,銀光熠熠。又像一朵牡丹,光彩照人。天空出現(xiàn)好多色彩,紅的似火,白的像雪,綠的似玉,粉的像霞,黃的似金。令人眼花繚亂。遠處的鞭炮、煙花雙管齊下,一個個直沖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了,那邊的又起來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望著五彩繽紛的夜幕,我不禁想起了安徒生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之夜里因寒冷和饑餓而死。我們有無數難忘的日子,最難忘的是年年的除夕;無論有多少快樂的日子,最快樂的是年年的相聚。春節(jié)是“時間和希望的大門”,無論過去怎樣,我堅信明天清晨我的家鄉(xiāng)賀州會像初升的朝霞一樣燦爛!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著鞭炮聲的響起,大家迎來了一年一次的春節(jié);我們在家貼好對聯(lián),便開著車子前往老家團聚、祭祖。
新春門前懂春聯(lián)。
在新春門前,我懂得了傳統(tǒng)文化------春聯(lián)。除夕當天一大早,爸爸便開始貼春聯(lián)。身為好奇寶寶的我立馬趕了過去,硬是逼著爸爸給我講一件春聯(lián)的知識。爸爸說道:“首先,上下聯(lián)的位置很重要,當你面對大門時,右手為上聯(lián),左手為下聯(lián);其次,區(qū)分上下聯(lián)的方法也很重要:一是遇到內容有數字的對聯(lián),往往上聯(lián)數字小,下聯(lián)數字大,如:‘源運昌隆增百福(上) ,富業(yè)振興獲千祥(下)’;二是內容中沒有數字時,可以看每一聯(lián)最后一個字的音調,上聯(lián)最后一個字通常為仄聲,下聯(lián)最后一個字通常為平聲,如:‘爆竹聲中辭舊歲(上),梅花香里報新春(下)’”聽完爸爸的介紹,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又進了一步。
高速公路識路標。
在高速公路上,我認識了現(xiàn)代常識------路標。爸爸開著小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爸爸指著一個路標問道:“女兒,你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嗎”?“汽車限速80千米/時”。我很自信的答道。“那這個呢?”爸爸指著接近隧道口的一個標記繼續(xù)追問道。只見那個路標上畫著一個直箭頭和一個彎箭頭,并且還用紅斜線標著。我卻一頭霧水。爸爸看著我不知道,便說:“因為隧道中燈光暗,道路窄,一旦超車就會發(fā)生交通事故,所以就會出現(xiàn)‘禁止超車’的標志,過了隧道光線明亮,道路寬闊,便會出現(xiàn)‘解除禁止超車’的標記;。并且紅色表示禁止,黃色表示警告,綠色表示通行。”這一路,聽著爸爸的講解,我認識了許多高速公路上的路標。
林中祭祖明孝道。
在林中祭祖,我明白了傳統(tǒng)美德------孝道。太陽漸漸落山,我和爸爸手拿火紙、鞭炮、蠟燭,在爺爺的帶領下,懷著崇敬的心情前去給祖輩燒紙。穿過九曲回腸的小道,我們便來到了祖輩的`墳地。爸爸燒著紙錢和我攀談道:“女兒呀,這燒紙錢,是希望老祖宗們能夠在天堂里面有錢用,能夠過上好日子,這是我們的孝心,快,你快來燒些吧”。我將火紙對折,小心翼翼的蓋在火堆上,心中充滿著對逝去親人的祝福:希望您們在天堂中能夠幸福快樂。放完鞭炮,點完蠟燭后,我們便懷著祝福之心,離開了墳地。祭祖后,我更加的明白了孝道的珍貴。
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常識、傳統(tǒng)美德,在這一天之內我統(tǒng)統(tǒng)領略;在這美好的新春佳節(jié)統(tǒng)統(tǒng)綻放;在人們的心中統(tǒng)統(tǒng)結果。在除夕當天,我收獲滿滿。
除夕夜迎著無數煙花回奶奶家,窗外震耳欲聾鞭炮讓我們不得不大聲喊著說話,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與喜悅,還是奶奶一聲招呼,我才留意到滿桌豐盛——五顏六色菜肴擺成各種圖案,像一件件藝術品。中國人年夜飯,講究是吉利,各盤菜都有各自寓意,每道菜都蘊含著對新一年祝福,對新一年期待。
紅色是魚——年年有余
魚可是年夜飯中大菜,代表著年年有余,中國人熱愛紅色,紅燒魚就意味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了。它正擺在桌子正中,是富貴典雅象征,那高傲地翹起來尾巴,高昂地翹起頭,就如飛躍玉龍,欲跳龍門仰頭張望模樣。那晶瑩欲滴醬紅,全部都掛在了魚身上,紅醬既不稠也不稀,與炸出來金黃交相輝映,令人垂涎。
金色是年糕——年年高
年糕是年夜飯中必需品,代表著年年升高,中國歷代喜愛金色,而油亮亮黃澄澄亮晶晶年糕正是金色象征。每塊年糕上都有一個紅艷艷棗,既好看,又讓糯糯年糕不再像白面似無味,而夾雜棗甜膩。蒸好年糕費嚼,卻是我們最愛。抓起一塊扔進嘴里,像嚼泡泡糖,卻越嚼越有味道。奶奶做年糕,愈嚼愈有那淡淡糯米味道,奶奶心血就全都揉在這團面中,溫馨年味就靜靜散發(fā)出來,充斥了整個口腔。
翠碧是餃子——富貴吉祥
餃子是中國歷代帝王美食,是年夜飯中“壓軸菜”,代表著富貴吉祥,大財大運。奶奶做餃子水平可不含糊,晶亮皮兒,斑斕餡兒,翡翠似韭菜中還有嫩紅蝦仁,咬一口,便露出里面雜樣兒,還有盈盈湯兒,一點點滲在舌尖、味蕾,難道不是享受嗎?當然,在滿鍋熱氣騰騰餃子中,有一個是水果糖做餡兒,如果誰吃到了,必手舞足蹈,讓甜蜜融化在幸福中,讓幸運降臨在歡樂中,下一年必是甜蜜一年。
晶瑩是湯圓——團團圓圓
也許你會問——湯圓是端午節(jié)代表呀,怎么會出現(xiàn)在年夜飯中呢?因為湯圓是我們喜愛美食,又有團團圓圓美意,一個瓷碗中正好盛八個,圓滾滾在里面翻滾著,哧哧地冒著熱氣,代表對下一年圓滿開端祝愿。湯圓中香香甜甜餡兒,入口即化,甜而不膩,好吃又吉利,當然成為年夜飯中佳品了。
一頓年夜飯,是奶奶爺爺一下午準備,小孩子對過年期盼,是團圓夜中美味佳肴。熱鬧一家人,笑著說著,伴著隆隆鞭炮聲,美味一點點融在歡快笑聲中,融化在每個人心里。
我被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吵醒了。“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揉揉惺忪的睡眼,邊下樓邊思索著。突然瞥見門口掛著兩只紅火的大燈籠,我才猛然想起來。
今天,是大年三十。一個紅火而美好的日子。
在四川老家,這一天不僅是忙碌的日子,而且是我最歡騰的日子——因為媽媽會帶我逛集會。和尋常集會不同。這天,街上張燈結彩,五彩斑斕,盡管不是晚上,但還是讓人感到晃眼。人們腳跟連著腳尖,臉貼著臉,叫賣聲在人群上空回蕩著。
我從叫賣聲和吼叫聲中,聽出了那獨有韻味的唱戲聲。循著聲音,我走向華麗的舞臺,“水袖舞”正在上演著,淡紅色的水袖在空中一起一伏,時而輕柔緩慢,時而鏗鏘有力,時而像湖中的出水芙蓉,時而像天邊的火燒云......音樂停了,演員們鞠躬下場。這時,兩位身穿大褂的男子上臺了,他們分站桌子兩旁,無需過多的動作、妝容、服飾和道具,僅以他們幽默的語言,便承包了所有人的笑點,這就是有趣的相聲。觀眾們笑得人仰馬翻,完全浸潤在一片掌聲和歡呼聲中。其實,川劇中我最愛的一種表演是——變臉。音樂響起,左右兩邊突現(xiàn)兩位叱咤的大師,凜冽地朝臺上走去。一位身著黑白相間的衣服,另一位身著紅黑色衣服,頭戴鳳冠,好一副氣派的樣子。他們千姿百態(tài),英姿颯爽。正當我聽唱戲感到乏味時,只見大師衣袖一揮,原先的紅臉竟變成了黑臉,再一揮,黑臉又變成了綠臉,綠臉又變成了藍臉......數不清兩位大師到底變幻了幾種臉面了。我的驚訝,在掌聲中埋沒;我的掌聲,在驚訝中贊揚。
看完戲,差不多到響午了。這個時候,巷子里安安靜靜,不似上午一般熱鬧了。這個時候,孩子們的“地下活動”開始了,各自用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去換另一個人手上的東西,其中既收獲又割舍的滋味,在新年里是一種特殊的豐收。
傍晚,大街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廚房煙囪里飄出來的不是平日里嗆人的煙霧,而是仙女下凡似的騰云霧駕。
煙花綴滿天空,杯子碰撞的聲音,都預示著新年的到來。桌上滿是“媽媽的味道”,思緒不禁飄遠,想著遠方的姐姐,她何時能把去年答應的禮物送給我?想著遠方的舅舅,他何時能再講童年的趣事給我聽?遠方的游子啊,何時歸來?我看著天空的煙花,一股悲傷的情感油然而生。原來,除夕夜里,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情感啊。
我睡覺時,已是深夜。在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里,我又瞥了一眼門口那兩盞紅火的大燈籠,今夜有個好夢吧!
臘月三十到了,我們在姥姥家度過了愉快的除夕。
臘月三十的團圓飯才有意思呢。飯桌上我和哥哥、弟弟搶說祝酒詞,結果弟弟搶到了頭彩。他說:“愿大家在馬年里馬到成功,心想事成!”。哥哥緊接著說:“祝大家在馬年里萬事如意,馬上有財!”。我馬上說:“祝姥姥、姥爺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心想事成,不操心,不勞累,祝大姨姨夫、舅舅舅媽工作順利,升官發(fā)財,祝哥哥弟弟學習像駿馬飛馳一樣進步,不讓操心,懂事聽話!還大家出個對聯(lián):龍馬精神壯四海,風云氣象會三春!”說完大家熱烈的鼓起掌來,姥爺說“說的好,說的好。”飯桌上蕩漾著我們一家人快樂的笑聲。
團圓飯后,我們開始包餃子。和面,剁菜,切肉,揉面,拌餡,趕面皮,看著大人有條不紊,忙而不亂,真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演出。我看著心花怒放,非常想試試,但我一點都不會,姥姥就手把手教我,成了,我包了一個,瞅瞅我弟弟,他把餃子包成餡餅了,可憐的餃子啊——哈哈。
馬上快到零點了,只聽見外面“轟”“叮”“咚”的放炮聲不絕于耳,我們馬上奔出房門,來到院子里放鞭炮。弟弟放個“飛天鼠”,魚貫而出的‘導彈’在天空炸響;我點了一個“中國青花”,真是非常漂亮。放著放著就剩一個大禮花了,我自告奮勇。說真的,大話是說出去了,可心里還是有些許害怕。我暗暗對自己說,大禮花不是爆炸而是噴射禮花的。然后拿著有米粒大火星的粗香,半蹲著身體,小心翼翼伸出手,顫抖的接近禮花的火捻。火捻亮了,我馬上跑開。回頭再看,火捻上的火星滅了,根本沒有點燃。我更加小心翼翼的接近大禮花,伸手——嗤——“點著了”姥爺一聲喊,我快速跑開。只見,從大禮花的上部噴射出耀眼的火花,五彩斑斕,千變萬化,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餃子來了!”姥姥把四盤餃子端了上來,圍著桌子的我們拿起筷子要夾餃子。“先別動,餃子里面好東西!”姥姥一聲喝,阻止了大家的筷子。“有什么好東西啊?”我很奇怪。姥姥說:“有三個餃子里面各有不同:一個有錢、一個有蘋果,一個有糖的。”這么有趣,“那他們代表什么啊?”我又問。姥姥說:“有錢的餃子吃著了,表示財源滾滾;有蘋果的吃著了,表示平平安安;有糖的餃子吃著了,表示甜甜蜜蜜。”大家眼巴巴地看著餃子,一陣“哦、哦”。“開吃”姥姥一聲令下,大家趕緊落筷。我們小哥仨像餓狼似地搶著餃子,一陣狼吞虎咽,我哥哥吃著了有錢的餃子,我弟弟吃著了有糖的餃子,我不負眾望吃著了最后的有蘋果的餃子,我希望全家,全中國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今年的除夕,我過了個非常非常有意思的節(jié)!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