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春節的作文1000字合集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000字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1春節是舉家團圓的節日,又是居民購物、旅游、娛樂等消費集中的傳統佳節,家里人這個時候花錢都很大方。
從前物質匱乏,家里人手頭緊,往往是攢了一年的錢都留著春節花,美其名曰錢花在刀刃上,現在想來那樣的節日突擊消費不太理性,還帶著“顯擺”的成分。
上世紀70年代我家住在縣城,二舅在省城招工中被錄用了,二舅別提多神氣。二舅每年春節都要回老家探親,有一年春節他花了120元買了一塊上海產的手表,這在當時絕對是奢侈品,你想想那時二舅一個月的工資才32元啊!那年春節我們一大家子吃完年飯后二舅便小心翼翼地拿出他的上海表給我們欣賞,大家都看得目不轉睛,父親手癢,忍不住把表帶上過了過癮,沒想到二舅把臉一沉,沖父親嚷道:“你也配戴手表?”父親訕訕地賠著笑,知趣地把表摘了下來。在二舅眼里,能戴手表的大凡都是有點身份的人,比如說國家干部,最差的也是像他這樣的,我們也只有看看的份。那次春節探親二舅還特意到照相館照了相,他照相的時候有意把左邊的袖子向上挽起了一截,正好把他那塊手表露在外邊。照片洗出來不知怎么回事,手表卻似露非露,二舅急了,非纏著照相館的師傅給他重拍一張,這次手表露得恰到好處,二舅說回省城后要把這張相片交給媒人。憑這塊上海手表二舅媽不到一年就過門了。
80年代父親在省城也謀得了一個差事,沒過幾年父親便當上了科長,這只是個芝麻官,但在老家人眼里父親已經是省城有頭有臉的人了。有一年春節父親打算寄張自己的相片回老家,那時我家有一部相機,父親坐在家里的書桌后擺好姿勢卻遲遲不讓我拍照。后來父親拿出省吃儉用積攢了一年的錢托關系買了一部電話機(那時只有高級干部家才能裝電話),于是父親坐在書桌后,一手握著話筒作打電話狀的經典照片被我拍了下來。那年春節這張照片在老家的親戚中廣為傳播,親戚們對父親羨慕不已,以至于后來有親戚給父親寫信,開頭便稱父親為“首長”,父親別提多得意了。
到了90年代初出國成了炙手可熱的事,只要出過一次國,回來后人仿佛就鍍了一層金。三姨一家有一年春節去了趟美國舊金山,據說是辦的旅游簽證,三姨為這次春節出國搭上了血本,花費不少。從美國回來后正好是正月十五,三姨把親戚全請到了餐館,三姨神氣地說:“我們是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登的機,在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下的飛機,那機場可真豪華,檢票大廳像酒店一樣,不會說美國話也不要緊,見了美國人就說HELLO”飯后三姨父拿出巧克力、餅干給大家嘗鮮。“你們瞧,真正美國的東西,一個中國字都沒有。”三姨不停地提醒我們注意食品包裝紙,最后她還拿出一張綠票子說:“這就是美元,比人民幣值錢多了,這張票子可以買一百個燒餅。”
春節消費要與時俱進,從買手表、買電話機到出國旅游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我特意選在春節這個消費旺季買私家車,單位發年終獎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春節前后飯局多。我開著私家車趕飯局,一場不落,有時我還故意晚些到,到后第一件事就是道歉:“對不起各位了,路上堵得很,咱開車手又生,給大家添麻煩了。”道歉不是目的,自己也要顯擺一下——咱也買車了。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2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里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干果與蜜餞摻和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預備充足——店鋪多數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城外許多寺院舉辦廟會,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特別愛逛廟會,為的是有機會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廟會上有賽馬的,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并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馬、駱駝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嫻熟技能。
多數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不過并不很忙,鋪中的伙計們還可以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里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閑的時候。過了燈節,天氣轉暖,大家就又去忙著干活了。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著農村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外熱鬧。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3我國幅員遼闊,生活著五十六個民族,各地都有不同的民風民俗,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節日習俗,特色飲食。
壯族, ……此處隱藏6558個字……前邊,“3,2,1。”隨著一聲大吼,千斤頂也升起來不少,抬車的人都已經使勁全身氣力,胳膊上的青筋暴起,臉上也被紅細胞占領,背上的衣服也緊緊貼在了身體上,“再來,3,2,1。”重達幾噸的車硬是被這么多年輕力壯的人抬起來了,前輪已經抬上了公路,歡呼聲蕩漾著,久久不能停歇。這一抬上去,人們仿佛更有力氣能幫哥哥把車弄上去了,接著,哥哥再次坐上駕駛室,人們將后輪用石頭墊好,只見車輪再次開始轉動,呼的一聲車子就上了公路。”“太好了,終于弄上去了。”大家歡呼著。我們也都在這喜悅中離開了。
這次春節中的小插曲,讓我看到了人們的淳樸善良,更讓我感受到了人多力量大的真正含義。此刻,坐在窗前,再次回想著,心里滿滿的感動,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9——紅
春節到了,便是鋪天蓋地的紅。
對聯是紅的,鞭炮、燈籠是紅的;初一的衣服是紅的;利是封是紅的,就連利是封里裝的壓歲錢也是紅的……
鋪天的紅涌來,洶涌澎湃如潮水,淹沒了所有不快,洗凈了所有臟污,只剩下了逼人的喜氣洋洋,所有地方都紅得有力,紅得張揚、紅得生氣勃勃。大街小巷中,紅如潮水般歡躍,流動,恨不得把整個花城都染上喜慶的氣氛。
所有路上都被人裝飾成紅色,統一而簡潔,卻無一不喧囂著:“過年啦!過年啦!”,趕走冷清,趕走悲傷,趕走疏離;迎來熱鬧,迎來希望,更迎來新年,新的篇章。
過年的紅色,獨屬于春節的紅色,滿街滿巷,使廣州充斥著過年的喜悅,即使因為過年而許多人奔向外省的家鄉,廣州人少了許多,但它還是因為這紅色,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
放眼,滿是喜慶的紅。有人覺得紅色雖艷,卻俗,我卻覺得這紅色極好,既代表了過年的喜悅,也象征著這紅紅火火的中國年!
——賞煙花
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飯之后,我便回到了家中。當時已是11點過后。春晚于我而言可謂十分無趣,于是便一個人走到花園中透透氣。正走著,突然聽見遠處有一陣噼啪作響的聲音,回頭一望,一朵絢麗的煙花儼然出現在眼前。
那朵煙花快速地奔向天空,瞬間便到了高度的頂峰,然后“啪”地一聲綻放開來,紅色的煙火歡叫著向四周展開,燦爛無比。緊接著,便又有一朵綠色和黃色的尖叫著奔上來,更為激烈地綻開,綠的像飄散的亮晶晶的樹葉,黃的像一整串金黃的麥穗。再然后,一朵又一朵的煙花都到了天幕之中,一個個怒放著屬于自已的色彩,美麗絢爛,令人應接不暇。
滿天的繁華琦麗景象,與點點繁星交相輝影,漂亮無比,令我在朵朵煙花之中看到了新年的喜悅與殷殷期盼,紅的綠的藍的黃的紫的,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朵朵煙花,透露出人民對新年的深深希望。
那一次賞煙花的經歷使我難忘,不僅因為在廣州是禁止放煙花爆竹,更因為美麗的煙花組成的極璀璨的景象,令我覺得連廣州夜景都比不上它的光芒!
——打樹花
從電視上偶然了解到,河北民間有一習俗叫“打樹花”,每逢春節便有“打樹花”藝人表演。
據說當年暖泉鎮有好多鐵匠作坊,每逢年節,富人們燃放煙花慶祝,鐵匠們也同樣渴望著熱鬧喜慶,但鐵匠買不起煙花,他們從打鐵時四濺的火花中得到靈感,把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堡城門上方的磚墻上,好似朵朵煙花盛開。這種特別的“煙花”吸引了許多人觀看,因此這個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電視上介紹了一位“打樹花”藝人,便是王師傅,每逢表演前,他都要準備好覓鐵水的木勺。那鐵水是滾燙的,所以木勺需十分堅硬,用柳木造,然后在寒冬中放進一桶冷水中浸泡幾日,再用火烤干,再晾。連勺子都如此堅硬,十足可見“打樹花”過程有多么危險了。因此在表演前,王師傅穿上一件厚重的羊皮大衣,戴上厚帽,只見衣服上有許多燒焦的黑色圓點,再看王師傅身上手上的傷痕累累,使我體會到這項職業的艱辛。
與危險相對的,當然便是“打樹花”之美麗了。表演時,藝人站在舞臺中央,用木勺覓起鐵水,然后用力一掄,一道璀璨的樹花便由此而生。金色的鐵水飛揚于空中,緊接著又是一道,直至整個空中都灑滿了樹花,可謂十分壯觀,令我想到一個成語“火樹銀花”。
“打樹花”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的絢麗輝煌,令人驚嘆。
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10在我們老家,正月初一那天,有拜墳歲的習俗。
由于除夕在奶奶家過夜,所以今天就起得特別早。不過奶奶早就起床了,還為我們燒好了藕茶和湯團,據說這是正月初一早餐必須吃的。我問奶奶為什么春節第一天一早就要吃這個啊?她呵呵呵一笑說:“老祖宗傳下來的,不就是圖個團團圓圓嘛。”
吃完早餐,我們就出發了。奶奶為拜墳歲還準備了不少東西,這些任務都已經安排好了,爸爸背煙火和炮仗,媽媽拿香火和蠟燭,我和奶奶拿紙錢,因為這個最輕。
一路上,雖然有冬日的陽光照在大地上,但還是那么冷,寒風吹到臉上如刀割一般的疼。因為是老家,爸爸的熟人特別多,這一路幾乎都是爸爸在分香煙,里面有同學,有鄰居,還有長輩,每次都要停下來握個手寒暄幾句。看來爸爸在村里的人緣真是不錯啊!
有說有笑的,一會兒工夫就到了山腳下的廟里。這是今天的第一個行程,拜墳歲前先要到廟里去拜拜菩薩的。走進正門,只見里面煙霧繚繞,人山人海的,看得出起的早的人還是不少啊。村子里的人,不管男女老幼,不管路遠路近,都在這個時候來這里燒香拜佛了,祈求新年平安幸福。奶奶拿出蠟燭和高香,點燃后插在香爐上,并叫我們拜一拜。接下去就是上山拜墳歲去了。我問奶奶:“奶奶,我們今天是去拜墳歲的,為什么要先來這兒啊?”奶奶不假思索地說:“因為菩薩大,祖宗小,這個順序可不能顛倒的。”
我扶著奶奶開始上山,身旁的竹林綠油油的,頂上的枝條上還掛著晶瑩的積雪呢!山泉的小溪嘩嘩地流著,由于天冷,邊緣還結著冰。踏著腳下的泥土,是那么的松軟,小草已經悄悄探出頭來,正期待著春姑娘的到來。
前面一段是陡坡,我和奶奶走得氣喘吁吁的,一老一少相互支持著,終于走到了祖墳前。爸爸已經把蠟燭、高香準備好了。奶奶歇了一會兒,就開始儀式了。她點著蠟燭和高香,放在墳前,嘴里念叨著:“胡家的祖宗啊,保佑我們一家平安健康,讀書的聰明,工作的順利!”我和爸爸、媽媽也跟著奶奶拜了拜。接下去是燒紙錢,奶奶一邊燒,一邊說著我也聽不懂的話,大意就是叫祖宗自己來拿這些分給他們的錢。最后是放煙火和炮仗,爸爸先點燃一支煙,把煙火和炮仗方方正正地擺在地上,蹲下身子一點后迅速離開,導火索“絲絲”地響著,只見火焰騰空而起,連著一聲一聲的巨響,把整個山谷都快震暈了。我和媽媽躲在墳背后捂著耳朵,興奮地喊著、叫著。不光是我們一家,村子里所有的人家都在今天拜墳歲來了,整個山谷里炮仗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儀式結束了,我站在山頂向下望:曹娥江平靜地流著,只是少了很多船只來來往往。不遠處還有未融化的積雪,仿佛一塊飄舞在山頭的白綢,彎彎曲曲的,繞遍了整座大山。喜鵲在枝頭歡叫,一會兒跳到這里,一會兒跳到那里,正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一年又一年,我們都要來這里看看、拜拜,就連七十多歲的奶奶也不落后。“爺爺啊,胡家的祖宗啊,我會在清明再來看你們的。”奶奶和我輕輕地念叨著。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