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漢字作文600字四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漢字作文600字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漢字,是我們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字,它歷經了許許多多的年代,經過一次次的修改,成為了繼承中華民族文明傳統,使中華民族成為擁有詩詞歌賦的民族的文明工具.可是,你知道這樣擁有著高度文明的漢字是怎么誕生的嗎?
人類早期的時候,是沒有文字的,這樣過去了很久很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要表達情感、事物、交換等感情與行動.于是,古人曾經發明并使用過“結繩記事”、“物語”,可都不方便表達與使用.像“結繩記事”,內容非常廣泛,令人很難捉摸,而且當系錯了結的時候,就很難再打開了;而“物語”呢,卻又非常混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用起“物語”來經常不能使另一方很快地明白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因此,這兩種方法都不怎么常用.
傳說是倉頡創造了文字.相傳他是在黃帝(距今已4000年)手下當官,他的官職是管理圈里牲口的數目、屯里食物的多少、每年祭祀的次數、部落人丁的增減等等.由于管理的事物相當多,倉頡一直在研究著讓記事、表達變得簡便的方法.有一天,倉頡參加集體狩獵時,幾個老人為走哪條路而發生了爭執.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走,說東邊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邊不遠處有鹿群;另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西邊有兩只老虎,不能錯失良機.倉頡很奇怪老人們是怎樣判斷出哪邊有獵物的,老人們說,他們都是根據地上野獸的腳印判斷出來的.倉頡聽后,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那我何不用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跑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后,對倉頡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去各個部落傳授這種方法.倉頡又在一位120多歲的老人的指點下,成功的推廣開了這些符號的用法.后來,又經過反復推敲字義與征求大家的意見后,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漢字誕生了.
漢字,對我們大家來說是很熟悉的字眼。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漢字都無處不在,可是身為中國人你們知道漢字的來歷嗎?
漢字是由古代的結繩記事開始的,后來慢慢演化成了在木片或在竹片上刻記號,再到八卦文。然而通過陰陽能表達的東西有限,人們就通過觀察天地之間的'事物,用各種形狀表示意思,從而產生了甲骨文,甲骨文從先秦時期演化成為篆書,極大地增加文字量,但是書寫太復雜,到了秦朝,有逐漸演化成隸書,最后就變成我今天熟悉的漢字。
漢字濃縮著字前史中國人對自然的認識,如“家”字最早的字型是房里有豬,豬的繁殖能力強,當時人們的生產是最重要的,以生產能力旺盛的豬象征著家中的人丁興旺。漢字濃縮著前史中國人的科學精華,如“思”字,現在看見的是“田”和“心”,好像說“心田”是管思想的。有人由此判斷中國人早期不知道思維的器官是大腦。這是因為她沒有看到“思”的最早字型,思字最早下面是心,上面是鹵,這個字是一個象形字,像頭蓋骨的交匯處。所以說思并不是指心田,而是指頭和心的相通。今天的科學家驗證“心田”這個字的字形,既有思維又稱情感。漢字體現先人哲學的思辨,塑造著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如“默”字表示的不是無言,按說一個黑字就足以象征,為什么還要加一個犬字呢?誰都知道狗最能叫。用善叫的狗法去逐近寂靜,無言更能體現出默的充實內容。從思想上說,沉默是又能言善辯的智者提出的,從造字上說,“默”又是從“汪汪”的狗叫引來象征的?!澳笔强梢哉f卻不能發聲。
表面上看,漢字不過是一個符號,指稱著一個事物,但就在這對應的背后,還潛伏著中國人的情感,習慣甚至本能。
我愛漢字之美,漢字之間的巧妙,同時漢字也令我感動,因為是它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天下午,我們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聽老師布置周末回家作業,只聽老師說:“本周末回家作業只有一項:和父母尋找街頭錯別字?!?/p>
這倒挺有趣的!同學們一下就議論開了。
“尋找街頭錯別字”?回到家我對媽媽說了這周的作業,媽媽也覺得很意外。
第二天一早,媽媽就拉著我上街去了。我們沒找多久,我就感到肚子疼,跟媽媽說了一聲,就找起了公廁。走呀走,突然看到一塊不太起眼的牌子,上面大小不一地寫著“內有公則”四個字,還加了一個右走箭頭。咦?“公則”?哈!這不就是街頭錯別字嗎!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一開找就有了。我上完廁所,立刻興沖沖地把這一“歪打正著”的發現上報給了媽媽。
“好,繼續再找!”媽媽也興奮起來,我們沿著路走,媽媽看左邊的店面,我看右邊的,先后又找出了“鴻運家且店”、“出租車侯客處”等牌子上的錯別字,一圈走下來,還真找到了不少呢。
居然有這么多錯別字,想想真讓人擔憂。這些,如果認真點是一定可以避免的,但平時很少有人關注。其實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獨特的含義,如果寫錯了,或者隨意修改了它們,就沒有漢字的特點了。這些漢字精靈可是會哭的,要是因為寫錯字的人把它們變成了殘疾,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兒。這不是對漢字最大的不尊敬嗎?
現在,既然我們找到了這些殘疾的漢字,就應該擔當起醫生的職責,把它們“治好”。我用筆給“則”字戴上了帽子,媽媽建議家具店的老板給家“具”按上倆“腿”,我們還剪了一張白色的粘紙,媽媽抱著我,把粘紙貼在了“侯”字中間……
這下可好了,漢字精靈們健康地笑開了!
學好漢字、用好漢字是我們炎黃子孫的責任,我認為,老師讓我們尋找街頭錯別字,就是為了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爭當“錯別字醫生”,不僅要治好街頭漢字精靈的病,還要治好自己筆下漢字精靈的病。
每當我讀書寫字時,一個個漢字在我的眼前就像一位為神奇的魔術師,是不是就會帶給我驚喜;還想一只小巧玲瓏的小鳥在籠子玩耍嬉戲;更像一串串音符變成了一首首多多彩的漢字之歌。一個個漢字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仔細欣賞它們,我真不想讓它離開那個拘束自己的個字,跟我一起快快樂樂地玩耍。
每個漢字都有它神奇的靈性,每個字都能讓你浮想聯翩,它們可不是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精靈??吹健吧健弊值臅r候,你就能聯想到有高又大的山坡;看到“水”時,你就能看到清澈見底的湖水,一覽無余;當看到“日”字時,你就能看到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看到“月”時,你就能看到一輪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大地;當你看到“車”時,你就會看到一輛豪車在寬敞明亮的柏油馬路上疾馳而過;總之,漢字把我們的生活點綴的豐富多彩,把我們的生活演繹得惟妙惟肖。
漢字在一些書法家的筆下,寫得栩栩如生,把隸書和篆書寫的古色古香,韻味十足。有人說這個字軀干彎曲,末梢放縱,那個字兩邊修長,軀干短小;這個字外部輕靈,內部緊湊,那個字不方不圓,我行我素等等。當你遠看到這些字,感覺猶如鴻鵠群游,迂回綿延,近看這些字,好像布陣排兵,井然有序。
與漢字的接觸,使我充滿了智慧,感受到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它在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閱讀時,漢字是我忠實的伴侶,陪我遨游在知識的王國里,讓我浮想聯翩,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
漢字,我愛你,你一定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愈久彌香,沒有哪一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一樣擁有如此豐富的書法瑰寶,你那神奇的魅力和無限活力將會被世人珍愛。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