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愛議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活需要愛議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需要愛,愛讓人類世界永遠充滿光明與希望。
--題記
去年印度洋一帶的大海嘯至今仍使我記憶猶新。突發的自然災害使數十萬人流離失所,失去親人,甚至失去生命。悲慘的陰霾籠罩著受災人的心靈。是的,誰又能承受 這受災人生離死別的痛楚,這世上最凄慘的一幕呢?
碰巧,我們班綜合實踐的小課題,正是“海嘯”。通過查閱,我們了解到,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但目前,人類對海嘯這種突如其來的災難,只能通過預測、觀察來預防或減少它所造成的損失,還不能控制他的發生。這次印度洋的海嘯,是兩個世紀以來最慘烈的一次海嘯災難。
當海嘯的消息傳出以后,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籌款賑災,捐贈物資,組織救援小隊奔赴災區前線支援。我們學校也積極響應了賑災活動。
早晨,李老師走進教室,一看李老師手里的錢包我就知道,要為東南亞的災民們捐款了。很巧,當時我的衣袋里,正好有媽媽剛給我的10元錢。那是拿去買我夢寐以求的學生鋼筆的。李老師向我們介紹了東南亞受災地區的情況和學校的號召。而我幾乎一句也沒聽進去,猶豫著是否捐款。犧牲我的鋼筆就可以捐款了,這可是我盼了幾個星期,才用好成績換來的呀!不買,會追悔莫及的。可又不僅想到在研究課題是,在網上看到的那令人觸目盡心的飛速上升的死亡數字,還有一張張災區受災過后的照片和一篇篇報道。不僅想到劇烈震動后不久,巨浪呼嘯,以摧枯拉朽之勢,越過海岸線,越過沙灘,迅速地襲擊著岸邊的城市和村莊,瞬間人們都消失在巨浪中的情景。不僅想到事后,海灘上一片浪跡,到處是殘木破板和人畜尸體的情景。真的無法想象,災民們會多么痛苦,生活的希望在哪?可我的鋼筆……
老師講完,全班一片嘩然。李老師又說:“同學們,生活需要愛。“‘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世界將變成美麗的人間’。大家設身處地的想想看,你們如果也遇到了同樣的災難,會是多么渴望世界人民的關懷和幫助呀!”這些話使同學們停止了討論,也喚醒了一片迷茫中的我。生活需要愛!對,受災的人們比我更需要這10元錢,我的愛心、我的祝愿,應該送給他們!
拜拜,我的鋼筆! 我第一個走到講桌前,拿出10元錢的那張紙幣,輕輕地展開,緩緩地,但鄭重地放在桌子上。馬上有了一種釋放和歡喜的感覺。同學們紛紛把零花錢拿來捐款,講桌上堆了一小堆紙幣、硬幣……
我們雖都只是茫茫捐助者中的一員,但我堅信,一份真摯的'愛,可以照亮一片湛藍的天。
對海嘯的探討,不僅開拓了我的知識,更讓我知道了--生活需要愛。
人的生活里,有親人之間的愛,有朋友之間的愛,有情人之間的愛,但愛的最高境界,莫過于超越民族,超越國籍的愛。——題記
去年南亞那次的大海嘯大家并未忘記吧!突發的自然災害令數萬人失去家庭,甚至失去生命。悲慘的陰霾籠罩他們的心靈。是的,誰又能承受這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情呢?他們大哭,哭得令人心痛,一張張慘不忍睹的畫面刺傷著我。無法想象,他們是多么痛苦,生活的希望在哪?
然而,一束陽光射穿了層層密布的陰霾,那就是愛。愛的光芒射入他們的生活,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愛的氣息。不論是什么國家或民族,不論是什么人種,都將自己的一份愛心投給受災的人民。我也不例外。我把自己的一份愛心,帶上我的祝福,一同送給了受災的人們,心意雖少但愛深重。我雖然是茫茫捐助者中的一員,但包含的愛,卻可照亮一片天。
烏云消散,陽光照耀大地。有了愛的人們,又活了起來,他們重建自己的家園,在他們的天地里,又重現了生機,一切的痛苦將化為過去。
愛,就像甘露,使那干涸的大地開花結果;愛,就像陽光,使那黑暗的世界重現光明與生機;愛,就像心橋,永遠使分居千里的人們,感受溫暖。
生活需要愛,沒有愛,那些受災的人們生活將永遠悲慘;生活需要愛,愛就像調味料,使生活這道菜充滿滋味;生活需要愛,愛讓生活永遠充滿光明。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