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備】描寫春節的作文300字錦集九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描寫春節的作文300字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家的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
臘月二十三這天是要吃芝麻糖。傳說這天灶王要歸位,要給他吃糖,把嘴抹的甜甜的,不把人間的事告訴天帝。
二十四蒸饅頭,二十五炸丸子,二十六煮肉塊,二十七做餃子……這二十六煮肉時也十分講究,先把火生好,生的旺旺的,再放上一口大鍋,把肉塊(有牛肉、有豬肉)放進去,填滿水,再把從大街上買來的肉桂、陳皮、丁香、茴香、八角、花椒、爛肉粉等調味品用一只干凈的白手套套好,把口系嚴實,放入鍋中,先用大火煮大約半個小時,再用文火煮半個小時就成功了,放了爛肉粉的肉,煮的十分軟嫩。
小孩子們(我和兩個哥哥)最喜歡的就是大年初一到初六,可以去串親戚,到親戚家或磕頭或問好,就會給我們發許多壓歲錢,我大約有一千多的錢,我在爸爸那存了四百元,爸爸會每年給我利息,一百元給二十元……這個時間段不僅可以得壓歲錢,還可以吃到不同人家做的不同美味。
過春節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大人們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學生們又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了。這一個年就在高興、開心中過去。
按照我們家鄉的春節規矩,春節就在除夕就開始了。就在這時,是我們村最忙碌的一天,家家戶戶都趕得去買年貨,還有最重要的事是,帖上對聯與門神了。到了?上,家家戶戶都點著微弱的燭光,除夕要守歲,不到十二點不能睡覺。這一夜里,除了非常小的孩子,?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那些小孩子們就在放鞭炮;那些大人們也忙著準備過年的事情。到了晚上+二點了,突然,“?,?,?”的聲音把剛睡著的小孩小吵醒了。喔,原來有戶人家在放大鞭炮……
臘月二十六,大家更忙了。-定要大掃除-次。
到了元宵節,是我們村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我們小孩子最渴望 的。最歡喜的時刻到來了,因為家家戶戶都擺上了年貨,每家都要殺雞來拜神,桌子上堆滿了糖果點心等之類的東西,小孩子都喜歡吃的,有一些嘴饞的孩子會忍不住偷一個吃呢!讓孩子們開心的不止這個,是在公廟上,擺著許多各色的旗子,讓人來拿著,干什么呢?對了,就是游村,還有醒師……每縫家節,都有機會的,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習慣。
一瞬間,我要上學了,大人們也去做平時該做的事了。我真是流戀不忘這個春節呀。
過年了,人人都喜洋洋的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大人們正穿梭于繁華的街道,逛商店、去超市……辦年貨,看到玲瑯滿目豐富多樣的商品,大人們的臉上更是喜滋滋的;小孩子穿著新衣服,放花炮,拿紅包、看春節晚會、吃餃子、那高興勁真是勝過以往的每一次。總算可以開開心心的玩幾天了,別提有多高興了。
年三十之夜,聽見外面振耳入聾的炮竹聲,看見窗外夜空色彩斑斕的焰火,我再也耐不住性子了,拉起爸爸就往外跑,也想去湊個熱鬧。“嗬,太美了!”萬家燈火通明,無數盞形狀不同的街燈和路燈全亮了,大放異彩,與五顏六色閃爍著的霓虹燈交相輝映。一個個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舉目望去,一片紗燈點點透著火紅。樓下空地上滿臉喜氣的大人和孩子在放煙花,炮竹,“嘭,彭”一串串煙花拔地騰空而起,繽紛的煙花如花綻放,又宛如流星,“孔雀開屏”、“百鳥朝鳳”、“千年富貴”十幾種眼花在夜空中爭奇斗研,把整個天空映得五彩斑斕,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吃餃子了!”奶奶把我和爸爸喚進屋去。一家人團團圓圓,津津有味地吃著三鮮陷的餃子,欣賞著豐富多彩的春節晚會節目。爺爺,老叔還有爸爸舉杯暢飲,奶奶笑瞇瞇的雙眼變成了兩條縫,一家人都是滿面春風,其樂融融。
午夜的鐘聲響了,雞年在一片高興的祝福聲中走來了。這鐘聲就像金雞在長鳴報曉“春天來了”,預示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萬物祥和,生活富裕,小康連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讓我這個小懶蟲終于睜開了眼睛,一向比我還晚起床的老爸居然已經忙碌開了,說是準備放“開門鞭”。哦,過年了!我拿出早就迫不及待想穿的新衣服,對著鏡子試了又試,粉紅色的棉襖配上漂亮的牛仔褲,在蹬上一雙帥氣的運動鞋,簡直酷斃了。
走出家門,只見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哇!雪后的景色真美啊!樹上、地上、屋上,都蓋上了一層厚厚的雪。田野里看起來更壯觀,一條碩大無朋的銀地毯無邊無際,伸向天邊,沒有一絲的雜色……雪還在紛紛揚揚的飄著,站在雪中,真覺得飄飄欲仙。
“吃早茶了!”媽媽喊道。向桌上一看,真是應有盡有:湯圓、銀耳、大紅棗、粉絲燉牛肉……沒吃就令人垂涎三尺羅!顧不上 老師剛剛對我們說的不能暴飲[來源于]暴食的忠告,捧起碗一陣風卷殘云。
早茶吃完了,該去拿紅包了。于是,我和弟弟一路小跑,來到爺爺奶奶家。他們早就坐在床邊等我們了。我說:“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弟弟也奶聲奶氣地說:“祝爺爺奶奶長命百歲!”兩位老人樂得合不攏嘴,忙不迭的把紅包塞到我們手里,一邊還說:“好,好,祝你們年年都得三好生!捧回大獎狀!”
回到家,我又提了個建議——打雪仗。全家一致通過,我和老媽一組,弟弟和爸爸一組。比賽在緊張而又不是輕松的氣氛中進行著,我們歡呼著,跳躍著,引得鄰居的孩子也紛紛加入隊伍中來。“打中了!打中了!”歡慶勝利的聲音震得樹上的積雪簌簌的往下落……
一年一度的春節馬上就要來到了,大家都忙著貼春聯,每家都是喜氣洋洋的.氣氛,很開心,我們家也不例外,大年二十九,我剛起床,媽媽就喊著讓我和姐姐貼春聯,我們在大門中央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大門兩邊貼了春聯,上聯是“福中生喜年年樂”下聯是“富上添財歲歲歡”橫批是“新春大吉”我們很快就貼好了,我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非常開心。
除夕早晨,我們穿上新衣服,就和姐姐去放鞭炮。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從我們耳朵里穿過,好像要把祝福送到千家萬戶,我們開心極了。除夕夜晚,我們吃過晚飯,我就和老爸?媽媽和姐姐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那精彩的表演讓我心情豁然開朗,有相聲,有小品還有歌舞……非常好看。但我最喜歡小沈陽?丫蛋?趙本山還有老畢演的《不差錢》太好玩了。
大年初一我剛起床,就發現枕頭底下有壓歲錢,姐姐也有,我們開心的笑了,然后我們吃完餃子,就去奶奶家拜年,拜完以后,爺爺奶奶,就給我們壓歲錢,還把好吃的都拿出來了,給我們吃,我們都非常開心。
我喜歡過年,過年真好。
按照北京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了。
臘八這一天,人們要喝臘八粥,還要泡臘八蒜。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
到了臘月十九日,學生們開始放年假了。他們第一件事是上街買爆竹和玩具,貼近年根就去趕集買年畫了。
到了除夕可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
在大年初一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人們走出家門,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同時,城內城外的廟會也開放了,小孩子們特別熱心去逛,為的是可以騎毛驢,看美景,還能買到春節特有的玩具。
元宵節一上市,春節的高潮就到了。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紗燈,有的是冰燈,還有用麥苗做成一兩條碧綠的長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紙燈,人們還會吃元宵,預示著新的一年快樂吉祥。
短小的篇幅,質樸的文風,卻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了老北京過春節時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怎能不讓讀者于新春佳節同喜同樂呢?
春節快到了,可老天就是喜歡捉弄人,偏偏又打噴嚏又發抖,天氣驟然變得又陰又冷,高速公路造成交通堵塞,使得物資運不過來,也就使得物價飛漲。
雖然天氣很冷,雖然物價飛漲,但是過年過節的熱情仍然高漲,商場里仍然擠滿了人。你看!從商場里出來的人們,那一個不是穿得厚厚的,提著一大袋一大袋的年貨東搖西擺地走出來呀?還有呢,你看!哪一個商場的收銀處不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再有,你看!哪一個商場的停車場不是停滿了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汽車呀……
現在春節快到了,各個商場都絞盡腦汁地設計出吸引顧客來買東西的方式,乘春節人們大采購時大撈一筆。有些商場干脆降低價格,以此吸引顧客來采購,走薄利多銷的路線。
采購期間,人人都像著了魔似的往商場里擠,生怕太晚買被別人搶光了似的。有些人很討厭春節,因為每快到了春節,就要去商場去跟人家擠,不擠就買不到東西。每次去一個商場都會大汗淋淋,而且商場空氣不流通,很容易就會感冒的。
春節采購也不是人人都討厭的。像我們這些小孩,可以買一大堆自己喜歡的東西,包括五花八門,平時無法吃到的零食和買不起的文具,看著都過癮。還有一些大人,因為春節商場總會策劃一些活動,一些喜歡熱鬧的人們就高興了。
春節大采購現在已成為人們過春節的一段精彩的前奏了!
掃塵
每到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用具,拆洗被子窗簾。到處充滿著歡歡笑笑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
它以工整、簡潔、精美的文字表達美好愿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這就是美好的春節習俗,我期待著20xx年春節的到來。
春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俗稱過年,我們都很喜歡春節。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謝,百草不生。年如何才能過去呢?人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需要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放鞭炮的習俗。
春節就是這樣由來的,當新年來到時,我們會燃放鞭炮,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有的給家里的長者拜年祝壽,有的全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有的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有的走親訪友,還有的相互拜年,說祝福的話語。小朋友們還可以收到壓歲錢,這是家人們送給我們的平安祝福。
春節是多么熱鬧的節日,多么隆重的節日,多么歡快的節日。我期待明年春節的到來!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