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中秋節的作文600字合集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600字5篇,歡迎大家分享。
回首這一十五年光陰,我的父母為我付出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當我才蹣跚學步時,我的母親就用她那雙又大又溫柔的手攙扶著我。當我傷心難過的時候的時候,我的父親總會來激勵我勇敢面對。中秋月圓,細細回想,母親父親對我的愛是如大海,恩比天高。他們給予我世上最珍貴的東西
——生命。因為他們讓我體驗了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是他們讓我在充滿愛的港灣中幸福成長。他們是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我今生最需要感激的人。
中秋月圓,懷著一顆感恩的父母,一顆感恩的心就如冬天里的陽光,讓父母的心中感到一絲一絲的欣慰,一顆感恩的心就如沙漠中的一縷甘泉,給父母送去無窮的溫暖…
雖然他們只是想為你默默付出,也許他們從沒想過要讓你回報,但做為他們的子女我們應該要懂得感謝他們,應為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很多人、很多事,其咎蓋源于不會、不愿感恩,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
話雖然說的好聽,但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同學們請你捫心自問:你對父母的掛念有多少?你可曾知道父母的生日?當他們生日來臨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想起給父母過一下生日,哪怕只是一句祝福而已。我相信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因為我早已把古人留給我們的警示:百順,孝為先。拋之腦后。同學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難道我們90后只知道為自己著想嗎,卻不知道去感謝嗎?不!不!我們不能讓別人瞧不起,我們比任何人都懂感恩!感恩深深,真情切切,感恩使我懂得如此之多,甚至有超脫世俗的情愫。那我們為什么不感恩“感恩”呢?那么,讓我們合上雙手,閉上雙眼,向上天誠心的禱告,愿天下人都學會感恩“感恩”!
中秋之夜,我迫不及待地上到樓頂觀看明月。
皎潔的月亮冉冉升起,在深藍色的天幕上定了位。初升的`月亮像云朵一樣潔白,但是它每一刻都在變得更加明亮。
月兒是個善良的姑娘,她把光芒灑滿了屋頂,如霧的籠罩了大地,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讓人們沉浸在柔和的月夢之中。
望著月亮,那晶瑩的大玉盤上,竟也有微黑的瑕點,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呢,還是嫦娥抱著月兔在眺望人間?可是,瑕不掩瑜,月亮依然像一面鏡子,引起我無限的遐想。
我咬了口手中的月餅,月餅也似乎在月光的照映下更甜,更香,更有嚼勁了。
這時,我聽到了樓下孩子玩耍嬉戲的聲音,不禁到欄桿處低頭俯視,幾個孩子提著燈籠,歡快的跳躍著,爽朗的笑著。記得小時候,每當臨近中秋,燈籠也成為我最美好的向往。提著燈籠玩游戲,為我們的童年增添了無數的色彩。可是在今天的月光之下,在我的眼中,燈籠仿佛也失去了以往的魅力。是啊!我忽然明白,燈籠怎么能和月亮相提并論呢!
突然,月亮被一層層的霧氣籠罩了,隱隱約約地還能看到它散發出的淡淡的光芒。它多么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和我玩捉迷藏呢!我又咬了口月餅,不厭其煩的看著云朵中的月亮。過了一會兒,月亮從濃濃云霧中鉆出了一個頭,它那探頭探腦的神秘的樣子,讓我忍不住笑了起來。
看著明鏡如水的月亮,李白的《靜夜思》浮現在我的腦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名曲《彩云追月》和《二泉映月》的柔美旋律也在我心頭蕩漾開來……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歌頌明月啊!人們創造了多少首頌月曲,多少首頌月詩,多少個頌月的美妙神話啊!
天空,就像是一幅美麗而又神奇的畫卷,而明月,則是畫卷里最吸引人的亮點。
啊,這如水的明月!
晉北大地的八月,秋高氣爽,在艷陽高照下,瓦藍瓦藍的天空像洗過一樣明凈,棉花團似的云朵就像繡在藍色絨毯上的大花。瑟瑟的秋風吹熟了田里的莊稼,大白楊的葉子變黃了,爬山虎的葉子已經變紅,小草,不像夏天那樣精神抖擻,果樹上那累累果實由青變黃,由青變紅,漸漸從葉子中間顯露出來,散發出一陣陣清香。成熟的氣息蕩漾在秋天的空間,豐收的喜悅流淌在人們的心田里。
此刻,中華民族的古老而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也邁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它給我們帶來了溫馨,帶來了希望。
中秋節也叫仲秋節或團圓節,每到這個時候,出門在外的人們都要回家過節,人們有院子的,把家里的桌子搬到院子里,擺放上貢品,有香蕉,蘋果,紅提,馬奶提,梨,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月餅。媽媽還在桌前擺上香爐,里面插上了三根香。我心血來潮,把我所有的賽車從盒子里拿了出來,擺到了桌子的下層,我邊笑邊說“哇哈哈,看吧,我的賽車多酷!”我把其中唯一的一輛帶車燈的車打開開關。哇!我的車燈比蠟燭還亮!
這時,媽媽出來了,對我說:“你在忙活什么呢?”我笑嘻嘻地對媽媽說:“媽媽,你看,這是我的杰作!”媽媽仔細一看,下面擺的全部是賽車,媽媽讓我別擺,我說:“不要嘛,再說了,我也要讓月亮公公,不,是月亮婆婆,讓月亮婆婆看看我們地球孩子玩兒的是什么,也讓她給星星孩子們買點好玩兒的嘛!”媽媽也只能讓我擺著了。過了一會兒,媽媽對我說:“孩子,爸爸要響花炮呢。”我趕緊進了家,跑到了二樓,看著那一個個煙火直射云宵,我用望遠鏡看著天上的月亮,邊看邊想,你說這嫦娥也真是的,為什么要偷吃后羿的仙丹呢?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那么嫦娥現在一定在廣寒宮里眺望著人間美麗的煙火。
我已經置身于那美麗的月宮。
之后,我的爸爸把桌子搬回了家,這時,聯歡晚會已經開始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月餅邊看電視,直到晚會完畢,這時,外面又是一片炮聲,我想到了香港,澳門回歸祖國,還想到七子之歌里的第三首---
轉眼間,中秋節又到了,我獨自躺在陽臺的睡椅上,望著天空中那皎皎明月,又想起了故鄉,故鄉的一草一木,故鄉的小溪和故鄉的伙伴。。。。。。
我的故鄉在浙江余姚,靠近杭州灣大橋。那里風景如畫,人杰地靈,物產富饒,是一個特別有魅力的城市。之所以說風景如畫是因為家鄉的龍泉山和四明山,她們雖談不上什么直插云霄,橫欄綠水,但是卻“婷婷玉立”,如同一位害羞的少女,山中還有一汪汪甜美的清泉。家鄉的人們都勤勞樸實,純真善良。走在路上,你總會看到人們耐心的等待紅綠燈,扶老人過馬路等等。在家鄉郊區,一座座工業房屋坐落有序,不時地從屋中運出東西來。
我家就住在龍泉山附近。小時候,我一放學,一放下小書包,就和媽媽,伙伴們手拉手的去龍泉山玩。媽媽會在龍泉山采摘園里為我們摘可口的的楊梅,我們便在附近玩捉迷藏。捉迷藏是我小時候最愛玩的游戲,每當數到一時,我心中都會有一種激動的感覺。“5”,“4”,“3”,“2”“1”,我睜開眼睛,伙伴們都已經躲起來了。我環顧四周,忽然發現一棵樹后露出了白白的衣領,我悄悄走過去,一下子抓住他的的衣領,沒想到,竟是一張白色的紙。我沮喪極了,硬拍自己的腦袋。忽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辦法。我裝作發現了一個人似的,喊著說:“哈,小靈通,我已經發現你啦,你別再躲啦,你再不出來我就來抓你衣服啦!趕快出來哦!”這一招果然湊效,小靈通乖乖地走了出來,還說:“你怎么知道我躲在哪的,我又沒露影?”我撲哧一下笑了出來。
現在多了一個幫手,我和他連戰連捷,一下子把所有伙伴都找了出來。時間過得真快,媽媽帶著一筐筐楊梅和一袋袋清泉回來了。我們把清泉一飲而盡,把筐里的楊梅一掃而光。太陽公公下山了,我們又手拉著手,唱著歌謠,回家了。。。。。。
我的眼前一片蒙眬,不知不覺,我唱起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厥,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個中秋節,我一定要回家鄉,一定!!!!!!
人們常說“秦嶺山脈一條線,南吃大米北吃面。”意思就是說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同,正如江南水鄉的人們喜歡吃大米,性格也比較溫柔、細膩,而北方人則恰恰相反,他們的性格則比較粗獷、大方。這過起節日來,自然也是有所不同。
我的家鄉在河南,那里群山環繞,溪河縱流,是名副其實的“詩情畫意”。我們那所有的人對節日都非常重視,小到重陽、清明,大到春節、國慶,一家老少都會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尤其是中秋節,那過節的情景總是令我難以忘懷。
清晨,我在一陣喧鬧聲中驚醒。迷迷糊糊的睜眼一看,噢,原來是我那心靈手巧的姥姥正在做月餅,一聞到那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餅的香味,我哪還有睡意?走近一看,我不禁吃驚地叫了起來,只見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動物便出現在我的面前。老鼠、牛、老虎、兔子……一個個鮮活的月餅活靈活現。只見色、香俱全,不知味道如何,我拿起一塊熱騰騰的月餅,咬了一口,頓時讓我滿口余香,真可謂是“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有幾回嘗呀!”呀!
中秋節的經典,自然是全家老少歡聚一堂,一起賞月、吃月餅的過程。七、八點鐘,當月色漸漸籠罩了大地的時候,人們也吃罷了晚飯。長輩們在門前端出桌椅,放好形態各異而又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餅等待著子孫們的到來。夜幕中玉兔東入,人們歡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不時傳來人們的歡笑聲;耳旁是蟲語蛙鳴,如同一個個出色的演奏家在那兒演奏,伴奏的是寶石般亮晶晶的星星,稀稀疏蔬地散布于遼闊無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銀河從西北天際橫貫中西,斜斜地瀉向那東南大地。可今夜的主角月亮那兒去哪了呢?這時月亮像個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從后山露出半個臉。漸漸地,它升上了天,頓時使旁邊的群星黯然失色,正應了“月明星稀”這個成語。它晶瑩純凈,像個水晶球,美極了;它清輝四射,像一盞明燈,美極了。
家鄉的中秋,一個充滿了喜悅、溫馨的中秋。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