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四年級作文合集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勞動是一種鍛煉,勞動是一種美德,勞動是一種修養。語文老師曾對我們說:“勞動是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是通往成功路上的鋪墊石。”
這句話我很贊同,因為我曾深刻地感受過勞動帶給我的快樂。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爸爸帶我到田間去鋤草,我興高采烈地答應了,一路上蹦蹦跳跳,說說笑笑,可往田間一看,頓時傻眼了,不禁在心里感嘆:這草長得真茂盛啊!在這烈日炎炎下,我開始了我的“光榮使命”半小時過去了,雜草已被我消除不少,額頭間的汗珠順著臉頰掉落下來,此時我已氣喘吁吁不停,我和爸爸對視了一眼,開心的笑了。
馬克思曾說:“任何一個民族,假如停止了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會滅亡。”
在從森林古猿進化到露西時代古人類,再進化到東非人時代古人類,爾后經過若干萬年,直到進化成現在的人類,勞動起了決定性作用。
所以說,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勞動史,是勞動創造了世界,是勞動改變了世界!我們要攜起手來,共同勞動,用我們勤勞的雙手創造未來!
晨誦,讓我們貼進大自然。晨誦詩,與自然和季節緊密相連,給我們創造一個美好的意境。就如冰心奶奶讓我們讀她的詩,讓我們懂得去愛世界,愛大海,愛星星……晨誦像一杯牛奶滋潤我們的心靈。
我們所誦讀的詩歌是詩人創作出的藝術結晶。誦讀時,我們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陶冶情操,還可以學到語言表達的十八般武藝——修辭手法,能讓自己的作文更好。
其中,我最喜歡朱自清寫的《匆匆》中的一段: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去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的確,每天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川流不息:都是匆匆來,匆匆去。每天早晨,我總是匆匆的穿好衣服,梳洗完畢,匆匆地趕去學校。大家會認為,這樣很好啊,省下的時間用處很多。但是,有的時候,多擠這些時間,好像就為了玩。當我們上課走神時,時間便從我們的手中匆匆溜走,一去不復返了。是他們要從我們身邊溜走嗎?不禁問自己。顯然不是,時間掌握在每一個人的手里,它對每個人都公平,只是看你怎樣去利用它罷了。
多讀名家散文,會讓你悟出許多道理。讓我們大聲誦讀,給清晨添上活力的一筆!
暑假中,為了和我從小在東壩一起長大的朋友團聚,只要沒有出去游玩的計劃安排,我就在奶奶家里度過。
“奶奶好!”甜甜地叫上一聲奶奶,聽的奶奶心花怒放:“哎!冰冰又長高了!”奶奶急忙從廚房迎出來,雖然已年近七旬,但精神頭還在,感覺有使不完的勁兒在緩緩釋放。你想問為什么這么說?原 因只有一個——慢。奶奶不論干什么都不慌不忙,不論有多大的事,她也不會慌亂,有條不紊,勤奮地、慢慢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
記得那是暑假中的一天早上,我睜開朦朧的睡眼,一看表:已經7:30了,我急忙從床上下來,穿好衣服,走向客廳,就能聽見廚房中傳來的廣播電臺的聲音,還有奶奶那刀切菜的、不緊不慢的聲音。我洗漱完畢就去廚房幫奶奶干活了。只見她把剛切好的菜放入已經開水沸騰的鍋中,熟練地攪著剛下水的菜,輕輕攪動后,馬上將鍋蓋悶在鍋上,目光又從專注的看著這個炒菜的鍋轉到了她旁邊爐子上的大蒸鍋。熟練的關火,拿起濕布掀開鍋蓋,趕緊的將雞蛋、牛奶和其它主食從鍋中一一端出,這是,炒菜的鍋也開始“噗噗”地叫喚,呼喚奶奶拿出菜。奶奶這時有些慌了,她趕忙叫了就站在旁邊的我 :“冰冰,把雞蛋什么的都端到餐桌上去吧。”我接過大大小小的盤子,把它們送到餐桌上去。等我端完,看見奶奶又在忙別的事了……
還有一件小事值得一提:每到中午1:00左右她總會端坐在書桌旁,聆聽著講座,認認真真地記錄著什么。奶奶在廣播電臺上聽講座,聽的是如何保健、怎么活得更健康,讓生命更豐滿……每次都聽得津 津有味……
奶奶的每一天,都是充實的、努力的、勤奮的……
朋友,你是否留意過鮮花的開放?你是否觀察過星星的閃爍?你是否注意過蜜蜂的飛行?我們身邊有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妙。
20xx年的寒假生活中,我們全家一起外出旅游。走在半路上,我看見一位叔叔在賣烏龜,我想摸摸小烏龜可愛的頭,可是,它把頭往里一縮,就不見了。我很奇怪:“為什么烏龜能把頭縮進身體里?我去問媽媽:“為什么烏龜能把頭縮進身體里,而人卻不能呢?”媽媽搖了搖頭。我又去問知識淵博的爸爸,爸爸笑著說:“從前,有一條已經被拋棄了很久的惡狗,惡狗被餓得奄奄一息了,忽然,那條狗的眼睛一亮,看見了一只烏龜,它猛撲過去,不費吹灰之力就抓住了那只小烏龜,可小烏龜被嚇得把頭和腳都縮進了自己的殼里。從此,烏龜就可以隨意把頭和腳縮進身體里。”
爸爸說完,半信半疑的我,決定自己親自去書中尋求答案,終于在《十萬個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
原來,烏龜也有自己的和自衛方法。當遇到危險的時候,它能把頭和足全部縮進殼內,再兇的敵人對它也沒有一點兒辦法。烏龜頸部的骨頭長得很特殊,能夠極大地彎曲,遇到敵人它就收縮頸部肌肉,把脖子變成弓形,與頭一起躲進殼內,龜的足骨也可以彎曲,縮進去。
在生活里,在勞動中,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發現奧妙,成為小小的科學家,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陽光明媚,書聲朗朗,校園里有智慧、有朝氣、有單純,這就是我們的智慧校園。
早晨,同學們朝氣洋洋、書聲朗朗,整個校園被晨讀的聲音環繞在身旁,晨讀聲不絕于耳,讓我們奮發圖強;偶爾有幾個同學在摳手,卻被讀書聲感染,又認真晨讀,這就是晨讀中的智慧校園。中午和下午,所有同學無精打彩,老師卻有招:一上課,同學們馬上精神起來,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學習內容;這時,三小又變成了智慧的校園。放學時,我們排好路隊,一聲不吭,也不打鬧地回家了,校園里依舊殘留著智慧的氣息,散落在校園各各角落,直到被一花一草吸收完,讓校園添了一股清新的味道。
校園是老師和同學共用的,老師的智慧讓校園變得更加精彩,國慶節歌詠比賽丶周一升旗儀式和最近上的法治課都源于老師們的用心,莎士比亞說過:“推陳出新,是我的無上決竅”。校園在老師的努力下逐漸發揚光大,同學們的智慧讓校園變得更加美麗,我們認真學習、天天向上;在此,我們還保持環境,老師和學生們的努力讓校園在大家眼里,印象達到頂端。
智慧校園讓我們受益無窮,讓我們一起保護它,保護我們學習的天堂。
清明節,學校放三天假,我和媽媽、爸爸回韓城。我們打算去洽川處女泉。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玩游戲,看風景。
到了那里,我拖好衣服準備下水,這時,我看到泉水池里有小魚,不敢下水。 舅舅游過來對我說:“小魚在游泳呢,不用怕。”他把手伸向我,我就抱著游泳圈跳下去,到水里之后再出去就覺得冷颼颼的。
姐姐膽小不敢下水,舅舅只好拉著姐姐的手,在旁邊護著她。后來,媽媽發現泉水池的中間有泉眼,沙子隨著泉水的噴射力往外漏,踩上去都能讓人陷下去。把我著急的,因為我踩不著感覺不到……
這時,爸爸準備教我游泳。他讓我兩只手在前面劃水,身子左右扭動,腳伸直了打水。我抱著游泳圈開始練習,我還是進步了不少呢。不知不覺得,時間過的真快,媽媽和姐姐已經把衣服換好了,她們早都上去了。我和爸爸、舅舅也跟著換好衣服,準備著往蘆葦蕩方向走去。
我們還玩了騎馬、劃竹筏、坐快艇、放風箏、挖野菜、在麥地里吃西瓜……
后來我們依依不舍得離開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一個舊照片。它印著1937年8月28日的事情。這是餓狼般的日本侵略者造成的情景。
本來繁華又熱鬧的地方,變成了廢墟,當可惡的日本侵略者在空中盤旋著的時候,人有的跑,有的叫,有的哭。一些還來不及走的人就被炸飛了,只留下了血肉模糊的尸體還有被扔下的行李,跑丟的鞋子和一個剛滿兩歲的小男孩,他嚎啕大哭,叫著:爸爸,媽媽和他的親人。
他的父母去哪了?他的親人去哪了?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可能是他的親人和父母正要帶他坐火車逃難時,餓狼般的日本侵略者已經在空中盤旋著,丟下了罪惡的炸彈,把這個幸福的家庭破壞了。
也許這個記者一定會幫助他的,如果沒人幫助這個才剛滿兩歲的小男孩,可能會被餓死,有的小孩長大可能會成為小偷。他們沒有足夠的生活用品,也沒有人告訴他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日本侵略者,看你們丟下一個炸彈,毀了多少個幸福的家庭,讓多少無辜的孩子們失去了父母以及親人。
現在的我們多么好,沒有戰爭。要是他們沒有戰爭也能過上開開心心的生活。
啊!我們要和平,要一直和平,不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傷害了其他的人,不要宣戰,讓和平之花一直怒放著。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