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與春節初三的作文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與春節初三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與春節初三的作文 篇1今年節,我照例回高嶺鎮老家跟父過年。大年一,我對我的兩個弟弟以及他們的家人說,“今天天不錯,不刮風,不下雨,還有些云里的太,和宜人,正好走遠路,我們到山弄里面去,給老祖屋燒燒香吧,誰愿去的就跟著我,九點半出發。”
我妻我兒及兒媳首先響應,繼而二弟及他的子女也響應了。我的家人響應,主要的原因是在城市呆膩了,看慣了樓山人海,趁在鄉村過年之機走走山,圖個新鮮吧。”二弟的孩子們如今都在外地工作了,他們自從讀大學起也是極少極少進山的。他們的響應主要是懷念他們的出生地,他們的童年是在那里度過的。一年到我也沒回老家幾次的,每回去一次,兄弟們都很珍惜相聚的時光。每年節我回去過年,大家都一起吃飯,一起游玩,鬧鬧,非常開心。
二弟說:“前年的大年一,你帶我們故意彎過百麥屯,多走七八個山弄才走到端屯老祖屋,號為‘長征’;去年大年一我們去祭老祖屋,回來時本應向東走,你又帶我們向西走,故意彎過弄貫、龍等村屯,多走十三個山弄才回到高嶺,此次號曰‘西游’。今年哥你打算怎么走?又有什么新名堂呢?
我說:“現在還沒有主意呢,我們今天先直到老端屯,先祭完老祖屋、土地廟和三界廟再說吧。”
我們準備好了香燭紙錢和供品,九點半準時出發。從高嶺到端屯,有一小段路程可以坐車,后面就要爬山過坳、走羊腸小道了,全程要走一個多鐘。我和妻兒兒媳以及二弟、二弟的二子一女,一行八人,組一個小隊伍。三弟家中有事,這一回他及他的家人,沒有跟著去。我們要了個面包車,沿二級路開到江城關,就一同下車走山路。我知道,按平時給乘車費16元就行了,下車時我給了一張50元,車主要找補,我說,“不用了,今天是大年一,圖個大吉大利吧!”車主滿面笑容,喜形于,他對我們說:“祝你們新年快樂!四季平安!萬事如意!”車往回開走了,二弟說:“阿哥你真大方,其實給他30就算多了的。”我說:“大年一大過天,見人都道‘恭喜發財’,就當送他小紅包吧。他送我們‘四季平安’了,俗話說,‘平安二字值千金’啊!”二弟聽了很高興,說:“哥說得好!”
與春節初三的作文 篇2新年是很快樂的,我的家過新年可就有些不同了,從我早上起床時的那一刻,我的快樂、開心的心情便一直伴我到上床睡覺。
在這一天里,我們家會有許許多多的節目,我想你一定想知道吧,那就讓我為你一一道來吧!當第一縷陽光透過斜窗灑進了臥室,我緩緩地睜開了眼,一時還未能適應,眼睛還有一些不適。我看了一下掛歷。“噢太棒了,我得趕快起來,今天也許有許多節目吧。”我急急忙忙地穿好了衣服,并快步下了樓,到客廳一看,原來今天阿姨來拜年了!
我向阿姨打了招呼,便去了廚房,老媽正在做“三鮮問題餃”,這餃本是三鮮餃,我卻叫它“三鮮問題餃”是有原因的,因為如果我們這些小孩想得到紅包的話,這一關是必須過的,老爸會出問題讓我們來選,只有一次機會,答對一題50元,就可以吃到2個餃子,答錯也是要罰的,必須背一首指定的唐詩,如背不出就一直背,直到會為止,所以我在這一關會很小心,雖然有一種壓力,但卻支有一種奇妙的快樂感,就算沒有回答出問題。
我們終于要開始了,一共有5個小孩,經過幾輪激戰我得了16個餃子,也有400元的基礎,吃過餃子,我們在一起看電視,一起玩。時間在歡樂中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啊!中午更是棒啊!有好多好多吃的,這次不用回答舒適,只要放開肚皮吃就行了,聽他們說,這過年還有一個故事。
就是從前有一只怪物叫年,每年除夕都要出來吃人,這怪物被人叫年獸,后來來了一個道術用一個圓柱開外表,是紅色,只要用火,它就會爆炸,年獸這樣被炸死了,后來人們為紀念,便每年除夕人們都會用那種圓柱形紅柱來慶祝,這后來被人做成比紅柱更小更響的——爆竹。聽完了這故事,我還沒回過神來,這太精彩了。吃過午飯后,我們便去買爆竹,為夜晚的節目做準備。終于到了晚上了,我們站在陽臺望著那星羅棋面的天空,真是太美了,聽見“砰”的一聲,夜空中一朵五彩的“花朵”在空中綻放了,啊,真是太美了,頓時黑夜變成了色彩的世界。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今天的時間竟過得特快。我不得不去睡覺了,結束了這一天短而歡樂的時光,我就在爆竹聲中靜靜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寫春節的作文
與春節初三的作文 篇3春節里,或開心,或難過,又或有一點失落,但誰有在意過孝這個美麗的字眼呢?孝是每個人都應做到的,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應做到的,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春節里的孝吧!
春節,又稱過年,有連續的幾天。在以前,年是一種怪物,人們就穿紅衣服,放鞭炮嚇走它。久而久之,就有了春節,還有守歲等傳統呢!
噼噼啪啪放鞭炮了,人們都站在遠處觀望,鞭炮放完了,人群一哄而散,誰也不顧及那些殘留的渣滓。就在這時,一陣清脆的掃地聲傳入眾人的耳朵,一位年輕的叔叔步入眼簾,難道他是清潔工?我正小聲嘀咕著。正當我疑惑時,一位面帶笑容,頭發花白的老奶奶走出來,對那位叔叔說:兒子,外面冷。來,給我,我來掃,咳咳!正當那位老奶奶要拿掃帚時,叔叔一把奪過來,嚷道:不行不行,您快進屋吧,您和爸聞到鞭炮味就不舒服,怎么能讓您來掃呢?快進屋,我馬上來。說完,就又掃起了地。幾分鐘過去了,我從屋里出來看,地面煥然一新,那位叔叔滿頭大汗,笑容卻像太陽花兒般美麗,燦爛,他進屋了,我原以為就此結束了,可另一畫面讓我感動不已!
太陽公公打著哈欠回家了,月亮姐姐帶著星弟弟們來值夜班了。我看見那位叔叔家燈火通明,傳出陣陣歡笑。我不禁走到窗口,看了起來。只見叔叔和面,奶奶備料,爺爺燒水。我看了看餡料,便明白了他們要包餃子和湯圓,餡料多種多樣,餃子餡有豬肉的,芹菜的,牛肉的等等,湯圓餡則有豆沙的,紅糖的,芝麻的和豬肉的。他們一家人和和樂樂,讓我也羨慕。叔叔讓爺爺奶奶多多注意身體,他們也讓叔叔不要太勞累了,真溫馨呀!然后,他們將餃子和湯圓煮在一起,也就是說每年都能團團圓圓,多好的象征呀!接下來,要炒幾個小菜,那位奶奶剛要起身,卻被她的兒子按住,說:媽,你連讓我孝順你們的機會都不給了嗎?讓我來吧!不一會兒,幾個香噴噴的菜肴便上桌了。這一餐,雖豐富不豐盛,但讓人感到很溫暖。我心想:做父母的需求不過如此吧!指望孩子平平安安,一家人和和樂樂,不需要多富有,多好,但又有幾個人能明白呢?下雪了,卻很溫暖,春節的燈火溫暖;屋子里的說笑很溫暖;而一顆熾熱的孝心更為溫暖。
孝不只是在春節,而春節也不一定是孝的場所。中華民族的傳統將會永遠流傳,永不間斷!
與春節初三的作文 篇4時間流逝,又是一年春,年悄然離近,我們的春節 ……此處隱藏836個字……張紅包塞進我的手里,此時我不必像平時那樣看父母的臉色,而是大大方方的把紅包接過,心里美滋滋的。
夜幕降臨后,人們都在屋外放煙花,,這激動人心的時刻,“3——2——1”瞬時,煙花四射,仿佛如驚雷般的響聲出現,我忙出來觀看,這一看可了不得,天空呈現迷人的黑色,再加上燦爛的煙花,讓人目不暇接,紅的,紫的,藍的,綠的,金的……五彩繽紛,一個比一個漂亮,一個比一個高,就象在比美似的,只見一個金色的點,高高的飛起,這五彩的煙花仿佛就是印在天上。地上傳出人們的歡聲笑語,歡呼聲隨著煙花飄蕩在節日的夜空中!
春節預示著新的一年又開始了,這你年一定充滿朝氣,一定充滿著希望。
春節放鞭炮
過年的晚上,我趴在窗臺上向外望去。
外面燈火明亮,大街上很少能看見人影,就是有人影,也是在放鞭炮。只見公路上只有公交車和出租車還在為人民服務。
突然,噼噼啪啪的響聲出現了,正在沉思的我嚇壞了。一大群鞭炮一起發出響聲,大型的單個爆竹一下就爆了,聲音震耳欲聾,煙花也飛上了天空,發出了彩色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天空。小朋友也放了一些電光棒和小爆竹,好像在慶祝春節的到來。我在上面越看越高興,但是許多人因為放爆竹而炸傷了手。漸漸地只有禮花在天空中閃耀,看看這禮花使人們變的多姿多彩。
不一會兒的時間,人們為慶祝過年的爆竹放完了,只留下一些殘殼,但在我的心里,春節一直沒有消失。
很快春節中放鞭炮的時間就過去了,開始了新的節目—看電視。
我和新年
伴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度過了一個極富情趣的圣誕節。側耳傾聽,新年的腳步聲近了。翹首東望,時光隧道中正姍姍走來一個晶亮晶亮的日子,讓我們輕輕向他招收:新年,你好!
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個充滿風霜雨雪的日子里,我們奮斗過.進取過.成功過.也失敗過。我們的歡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無比美好的記憶。正如普希金的詩中所說:“而那過去的,都會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嗎?
與春節初三的作文 篇6春節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閑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農歷十二月底左右,家家戶戶便忙了起來:大人們大掃除啊,買年貨啊,來來往往,忙得不可開交。而小孩嘛,都在抓緊做寒假作業,希望能在春節多放幾個鞭炮。我算半個大人了,所以又要大掃除又要做作業。每天做幾個小時的作業便開始忙活了,從五樓的樓梯掃到一樓,掃個三遍,接下來再擦欄桿,先用是抹布擦一遍,再用干抹布仔細地擦一遍,防止上面地水跡會成為客人眼中的污漬,反反復復五遍用了十塊抹布擦罷休。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年飯,代表歲歲團圓。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只可惜好景不長,老天流淚了。接下來,大家一起守歲,看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告別如水似的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無限的希望。
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訪親戚,四處問好,拜年,串門子。小孩子們最開心的就是收紅包了,到處拜年,為的是能拿到更多的壓歲錢。而拜年也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表達祝愿的一種方式。在初一的早晨還要放一掛鞭,這是掛開門炮,是個開門爆竹,聽老人說這是為了祈求竹報平安,圖個吉利,代表開門紅。小孩子們在這幾天可以盡情地放各種鞭炮:“摔摔炮”啊,“大紅鷹”啊,“電光花”啊……可謂樂趣無窮啊!
我們小孩是最可望過年的理由還有一個:可以吃許多好吃的東西: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提到的:“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年糕有很多燒法:蒸、炸 兩種方法燒出的年糕是甜的,湯煮、片炒兩種方法燒出的年糕是有甜有咸的。還有各種各樣的餃子:有芹菜豬肉餡的,有青菜豆腐餡的,還有蘿卜餡的……吃的我是滿嘴流油。
正月里的另一個重大節日是元宵,這一天要猜燈謎、迎龍燈,還要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元宵過去,春節也便悄悄走遠了,新的一個學期也便開始了……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春節就是這樣一個接一個的過去了。它意味著親人團聚,意味著卸上一年的不快與負擔。我想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春節這個不可多得的節日,哪怕僅僅是為了與親人團聚。因為,它是你心底最直接的期待,最溫柔的一束光芒…
與春節初三的作文 篇7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人們紛紛扶老攜幼躲進深山。
這年除夕,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正趕著去避難,無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卻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攆走。婆婆勸說不成,只好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只好悻悻離去。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子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婆婆才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鄉親們為慶賀“年”被趕跑,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戶戶燭火通明,燃放爆竹更是孩子們必不可少的游戲。
可是,今年的春節,爆竹聲寥寥無幾,就連孩子們都只能悶在家中看著新聞聯播:“去年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導致pm2.5大幅躥升。現在又逢春節,希望大家少放、不放。”“煙花爆竹不僅釋放微小顆粒物,還含有重金屬成分。短時間內釋放大量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傷害不小。”“今年1月27日0時到1時,上海空氣中pm2.5小時濃度最高達0.362毫克/立方米,超標近4倍。”……今年春節,鞭炮闖的禍成為喜慶和諧新年的不和諧音。
也有反對者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放鞭炮的習俗延續了幾千年,有鞭炮聲才有年味,小孩子們在隆隆鞭炮聲中體會、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隨著社會文化、生活方式的變遷,年味本就越來越淡,如果連鞭炮聲也沒有了,所謂的“年”還剩下什么?實際上,研究顯示機動車排放、燃煤、工業、揚塵才是pm2.5的主要源頭,根治空氣污染以上幾項才是關鍵。那些以環保之名反對燃放鞭炮的人,不妨先反思一下自己,您平時開車了嗎?要知道,汽車尾氣對空氣的危害比鞭炮嚴重得多,最重要的是,開車是日常行為,鞭炮只是偶爾為之。當您能做到少開車的時候,再來要求別人少放鞭炮比較好些。
我認為,鞭炮是可以適當放的,人們更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所引起的空氣污染,鞭炮只不過是一個小插曲,如果再這樣持續下去,后果可不止這么簡單。
春節,在無爆竹時,您是否該反思一下自己?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