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開學第一課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9月1日,我們一家人早早吃完晚飯,站在電視機前,準備看《開學第一課》。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俞洪敏先生,他參加了三次高考。他第一次英語考了33分,沒能達到目標。第二次,他英語考了55分,比上次好,但還是沒有達到目的。第三次,通過不眠之夜的努力,成績遠超目標,考上了北大!他接到通知的時候,還在菜地里種菜!
聽完余先生的演講,我不禁贊嘆他永不放棄的精神和頑強的拼搏精神。他的親身經歷讓我感到慚愧和自豪。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我才五六歲。我很喜歡鋼琴,但我練不好。我連最簡單的音樂都不會彈。我的老師一再指出,我的作文引起了我的問題,我的情緒越來越大。最后,我決定再也不學鋼琴了。今天,聽到余老師的這些話,我很慚愧。
之后大概過了三四年,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又開始學習古箏。起初,它和鋼琴一樣難。我曾經想過放棄,但是我媽好像猜到了我的心思,經常帶我去大劇院看古箏表演。當我看到演員在舞臺上表演時,我非常羨慕。所以,我下定決心要把古箏彈徹底。現在,我每天放學后練習30分鐘。終于在這個暑假,我考過了古箏五級,覺得很自豪。
我一定要做一個永不放棄,頑強奮斗的好少年,不辜負老師和父母的期望,努力學習一套好的技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2何謂“夢想”?縱觀古今,有多少莘莘學子為此困惑,從而迷失自我,在迷茫的泥潭中掙扎不前。殊不知,夢想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一個腳踏實地,能夠推動你在漫漫人生路上走下去,值得你為之奮斗的長期目標。
成龍,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名字,他在熒屏上光鮮亮麗的一面有目共睹。可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又有誰知道在屏幕背后他流下過多少血水、汗水與淚水?
他自己在節目中說,他身上幾乎每一個地方都受過傷:腦出血、頸椎神經損傷等等,他甚至還做過開顱手術。這些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成龍大哥一咬牙,都挺過來了,有時身負重傷還繼續拍戲。他忍受的不僅是肉體上的痛苦,還有心靈的創傷。當人們稱他為“票房毒藥”時,他眼里噙著淚水,心中滿是痛楚。但他并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想:我那么努力都無法成功,要不就不繼續拍戲了。更沒有心灰意冷,就此放棄,而是堅持下去。當他接到母親去世的電話時,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繼續站到攝像機前做著動作。最終“苦心人,天不負”,他得到了應有的回報,成就了他兒時的夢想。
與此同時,在一個偏僻的農村,一個青年正在老式煤油燈下苦讀,映照在書上的只有微弱的光斑,這使他不得不努力將頭靠近書本,企圖看清楚書上的字。他的夢想就是走出大山,去探索外面世界廣闊的天地。這使得他日復一日堅持不懈地挑燈備考,即使兩張不堪入目的高考成績單擺在他面前也不氣餒,反而將自己的失望與悲傷化為更大的動力,繼續傾其所有地努力學習。第三次高考,他一鳴驚人,考上了北大。他,就是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
是堅持成就了夢想,亦是夢想促使他們堅持,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以夢為馬,仗著“堅持”這把利劍,憑借自己的勤奮、智慧與勇氣,克服種種障礙與陷阱,向著成功的大門邁進!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3可以說美是一座山,美是一片海,美是一縷清香,美還是一汪清泉;美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隨時等待著我們的留心發現。
——題記
美可能就是父親給你的一個溫暖的擁抱,母親給你做的一桌香甜的飯菜,也有可能美就是身邊的同學給你的一個微笑。還記得嗎?法國雕塑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曾說過:“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是的,生活中從不缺少美,也不缺少令人感動的東西,只是缺少我們用心去發現,去感受。當你已經習慣周圍的一切,任何的事物都不再帶給你驚喜的時候,你是否試著用發現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平凡里的驚喜?
探索美
探索美,相信探索能找到美。
神九女航天員劉洋微笑著走上臺給大家敬了個禮。說到航天員,大家一定會想到遼闊的太空吧?太空是多么的奇妙,又是多么的富有神秘感。劉洋姐姐告訴我們,到了蒼茫的宇宙才能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做寬廣,什么叫做無限。這讓我興味盎然,幻想著當自己穿上宇航服,踏著宇宙飛船來到太空;在無限的空間里雙腳騰空;用輕盈的步伐在空中自由穿梭;這是多么美妙有趣的事啊!也許就是這樣,在我們遠離了地球后,才更能體會到地球的美麗與珍貴,祖國的溫暖與燦爛。劉洋姐姐還說,當他們從太空返回地面時,她迫不急待地想從返回艙出來,將自己的雙腳盡快的踏在我們祖國的土地上,快活地呼吸一下地球上新鮮的空氣,痛快地喝兩口甘甜的泉水,還想要和每一個人握手擁抱。當時,她的心情是十分激動和欣喜的,對她來說,回到家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探索美,就要保持一顆好奇和求知的心,帶上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走到戶外,探索大自然的千姿百態,發現動物的生機勃勃,擁抱世界的美麗。
創造美
美也需要自己來創造。
當兩位奧運冠軍——焦劉洋和葉詩文氣宇軒昂地站在臺上時,你能想象到她們在水中如蛟龍一般的身姿嗎?為了成功,焦劉洋與葉詩文每天都要游一萬米左右,要知道一萬米可不是輕輕松松就能隨便游完的。正是這樣,焦劉洋與葉詩文才能取得今天這樣驕人的成績。焦劉洋姐姐說,她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已經游了十五年。盡管5歲的她剛接觸游泳時也會懼怕,可是經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她愛上了游泳。夢想雖然是焦劉洋姐姐的一個動力,但卻不是她持之以恒的動力。因為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真的很難去堅持。
最美教師鄧麗在海拔1800米的高原小學教書,因為師資力量匱乏,所以她是高原小學唯一的一名女老師。在那所偏遠的山區小學,鄧老師用自己的知識教育孩子們,用自己的愛心幫助著孩子們,用自己的能力讓孩子們感受從未有過的新奇與快樂。她教孩子們升國旗,唱國歌,教孩子們學英語,畫畫,教孩子們跳舞,唱歌……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她簡直就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是他們心目中最美的老師。
大成哥哥是個善于創造的人。他能夠在生活當中發現不同的東西,把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變成樂器,吹出各種優美的旋律。他只要在花生上扎幾個孔,在小藥瓶上鉆幾個洞,就能吹出音樂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創造美呢?
創造美,就要聽從內心的召喚,跟隨自己的興趣,做最喜歡的事,面對困難勇敢說不,心懷夢想堅持到底,世界會因你而更美。
傳遞美
聲音可以無限傳播,信仰可以無限傳承,而美,也可以無限傳遞。也許,把你知道的美告訴另一個人,無所謂是什么美,無所謂是風景美、道德美,還是生活美,告訴別人就是傳遞美。也許別人會把你告訴他的說給另一個人,相信另一個 ……此處隱藏5770個字……何況還要隨時提防著敵人的突然襲擊,真可謂難上加難。
在這支長征隊伍中,有一位出生才滿十八天的女嬰,她就是大將賀龍的女兒——賀捷生。這位還不滿月的女孩,跟著紅軍跋山涉水,歷經艱難險阻。
這也是長征中的一大生命奇跡。
另一位英雄人物就是大將耿彪。耿彪剛剛進入紅軍隊時,曾因年齡過小而被拒之門外。可是后來紅軍頭領終于被他的堅持所打動,收下了他。他們自己的智慧和勇氣一次次擊潰敵人,大家也越來越認可他了。但是,在一次沖鋒中,一顆子彈擊穿了他的手臂,在沒有麻藥的,沒有手術刀的情況下,軍醫用鋸木頭的鋸子硬生生地將他的手臂給鋸了下來。這要有多么堅強的意志才能忍愛這么強烈的疼痛啊!
這些英雄典范給了我們許多啟示,也給我們一些警告。
長征并沒有停止,我們要接過先輩們手中的旗幟,繼續前進!長征艱苦,沒錯!但這并不代表我們現在的生活就很容易,很舒服了。如果我們整天醉生夢死,坐享其成,那人生還有什么意義呢?我們雖不一定能干成大事,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但我們也應該盡力而為,為祖國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居安思危,不能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太平的時期里,就可以無所顧忌了。我們還是應當提高警惕,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因為這份太平,來之不易。我們應當接過先輩們的旗幟,繼續向更好的世界進發。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3本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
論起中華的驕傲,最先想到的就是漢字,漢字是中國悠久文化的源頭活水。一筆一劃,都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橫平豎直,承載著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蘊和價值。僅“正”“直”兩個字就可以看出中華的文明。由此可見,學好漢字才能更好地領略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
漢字結束后,想到的便是“琴、棋、書、畫”,人們經常在這幾方面進行比賽。但,這幾場比賽卻讓人們大開眼界,機器人VS人類,這特殊的比賽不由得讓人多看幾眼,成敗也更加引人心神。
棋:“阿爾法圍棋”程序VS世界圍棋冠軍柯潔,雖然這一次比賽柯潔以3:0的成績落敗,但柯潔那永不服輸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現在“阿爾法圍棋”已經宣布退役,但它無懈可擊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強大,不由得感慨科技的進步。
琴:意大利機器人“特奧”VS徐子航,在這次的“人機作戰之速度大比拼”中,雙方均演奏了《野蜂飛舞》這一曲目。“特奧”以52秒的成績領先徐子航2秒獲勝,但演奏技巧還有待提升,可以說人機各有優勢。雖然“特奧”在技巧方面還有不足,但還是體現出了設計師們的強大,他們賦予了機器以藝術的生命,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人腦利用機器的強大,這也是我們人類的一種進步。
中華文化博大精神,其中的文學更是重要的一環。中國的詩詞數不勝數,更以唐詩、宋詞、元曲而聞名,可以說文學是中國人心底的共鳴,是人類情感的依附、情感的歸宿。將一生用來翻譯詩詞的徐老爺子說,詩詞有三美:內容美、形式美、音韻美。徐老爺子至今依舊每天堅持翻譯,并且認為—“人生最大的樂趣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本次觀看《開學第一課》感觸頗多,更對中華文化有了一個更深刻的了解,并為此感到深深的驕傲。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4“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在這瑯瑯的讀書聲中,我們迎來了看開學第一課,此次的主題——中華驕傲。
中國,一個擁有著輝煌文化的泱泱大國。從唐詩宋詞到琴棋書畫,從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無不體現著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悠久。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具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國文化,詩詞在其中占有著極高的地位。李白、杜甫、蘇東坡等詩人大家更是耳熟能詳。可詩詞中涵意又有幾人能體會?愁苦、狂妄、懷念、不舍……一字一句,無不包含了詩人的情感在其中,令人不禁贊嘆中國詩詞在文化歷史長河中的霸主之位!
提起中國詩詞,那中國字就不可不提!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都是我們老祖宗智慧的結晶,在一橫一豎、一點一捺之中,仿佛向我們訴說那一段段古老的歷史,《史記》、“四大名著”……這些文學巨著因漢字而呈現在我們眼前,流芳千古!啊!多智慧的中國人,多優美的中國字!
俗話說“文武雙全”,光講文可不行,中國武術可謂博大精深。從大家熟悉的太極拳、詠春拳到金庸老先生筆下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或是那少林武當、昆侖崆峒……都是中華武術的精髓!武術,不止是一種防身之術,更是一種精神,習武之人,必仁義、慈善,肯在刀光劍影之間舍己為人!這才是中國武術,這才是習武之人,這才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開學第一課,我明白了:做為一個中國人,我是多么地驕傲!我明白了:無論在何時何地,我們背后都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而國雄于地球。”梁啟超爺爺的《中華少年說》又在我耳邊縈繞,我心中默默地吶喊:“新學期,加油,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5我們沒有神奇的翅膀,可以讓夢想飛翔。但是,我們有對夢想的堅持,有對夢想的不放棄。我們對夢想的堅持,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現實中的奇跡。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都會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的奮斗。也許夢想的路很遙遠,但至少我們曾經認真過,努力過,也幸福過。看了《開學第一課》,感觸頗深。
13歲的付麗娟夢想著自己能當一個軍人。日常的訓練非常辛苦,她有時候很想放棄,但當她跳下飛機的一剎那,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離開家那么長時間,好久都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在舞臺上看到了她最想見到的奶奶,淚流滿面。我們看到了一個堅強女孩脆弱的一面。付麗娟告訴我們:夢想就是動力!
神舟十號宇航員王亞平鼓勵孩子們:“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觸摸得到!”在蘆山地震中,被壓了26小時的廖智,因為這場7.0級的地震,她失去了雙腿,也失去了自己最愛的女兒。但是她并沒有悲觀,一直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
一天天,忍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劇痛,一遍遍地練習……無數次的跌倒,沒有讓她喪失信心。事實證明廖智成功了,她成了一名出色的舞蹈家。廖智告訴我們:有夢就要堅持!
鄭亞波,一個平凡的加油站女工,卻有著不平凡的感人事跡。11年來自學鋼琴培養智障孩子。這11年的艱辛,可想而知。鄭亞波的兒子也沒有辜負她的期望,還唱了一首溫馨至極的《世上只有媽媽好》送給她。一首大家都會唱,在別人眼里非常容易的歌,讓一個智障的孩子唱,是多么的難。鄭亞波告訴我們:有夢就能出彩!
回憶再美好也只是曾經,守護是我們彼此的約定。小學的時光即使再美好,童年已逝,以前的日子也只是追憶。夢想的種子在小學發芽,在中學成長。努力創造活著的意義。夢想不是等待,是怒吼,是決定從今天起不再等候。夢想不是服輸,而是掙扎,然后活的更瀟灑。夢想不是保守,而是愿意付出任何代價,然后分享給大家。夢想不僅僅是2013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夢想更加是我們人生永恒的主題,讓我們乘著夢想的翅膀起飛吧!不害怕會遇到什么困難,只是為了夢想!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