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這個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孝心處處可見,可我看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里面每一孝心少年都讓我很感動。
其中,我最佩服徐泌嘩,聽聽她的事跡吧。
20xx年底,徐泌曄一家的幸福被碾碎了,媽媽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需要做化療,陰冷的門診大廳里,小泌嘩渴望用自己的等待為媽媽贏回每一分每一秒。后來媽媽和舅舅的骨髓配型成功,但四五十萬的手術費和治療費卻讓這個家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爸爸賣了養(yǎng)殖場,靠給別人挖樹賺錢,而小泌嘩每天晚睡早起,細心照料照媽媽,不用去家庭的變故,媽媽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從得知病情的那一刻起,她就拿起針線,沒日沒夜的繡一幅十字繡,也許是預感到了什么。泌嘩的媽媽一定要完成這幅繡品,她希望這最后的禮物可以代替自己陪伴女兒長大,徐泌嘩明白了媽媽的意思,她學著描點,分線,靜靜的陪在媽媽身邊。兩個多月后十字繡“旭日東升”終于完工了。為了媽媽的生命,徐泌嘩作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她賣了十字繡,湊夠了手術費讓媽媽做了手術,讓媽媽遠離了死亡。但是好景不長,媽媽白血病復發(fā),為了媽媽她仿佛一夜長大。然而20xx年8月12日,媽媽永遠離開了她,只留這幅十字繡,她只能在一針一線中尋找媽媽的愛。
我要向徐泌嘩學習,所以我也為奶奶做了一件事。
一天,奶奶的手受傷了,非常疼,動也不能動,所以無法自己洗腳。我見奶奶很痛苦,便跟她說:“奶奶,今天我?guī)湍阆茨_吧。”說著我去拿了一個盆子,里面倒了些熱水,端過去給奶奶洗腳。先把奶奶的腳放入水中,再淋一些水使勁搓著,有些地方搓不干凈,我便模了些肥皂再搓,為了不讓奶奶的腳冷,我便盡量搓快一些。搓干凈后,我在用水幫奶奶洗干凈擦干。奶奶的手很疼,我便幫她按摩手臂和肩膀,直到她好些為止。奶奶見了我的舉止高興的笑了。
“身體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從父母那兒得到生命,只有懂得知恩報恩,孝心才得以萌生。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2當看完《最美孝心少年》時,我的心有所觸動,不是因為看到他們是怎樣去盡孝,怎樣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支撐這些不太完整的家,而是這些舉動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在家的長輩們,我是否也應該去盡到一片孝心呢?
還記得那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花季少女——李佳。第一眼看見時,我覺得她應該在學校里無憂無慮,在歡聲笑語中成長。在這個年齡段她應該擁有屬于她的一切,都因為媽媽身體中那個無情又殘忍的病魔給奪走了。為了能成功配對骨髓,她拼命增肥,為的是能讓媽媽的病情有所好轉。看到這里,我的眼里閃著淚光,心里想著在這個年紀的女生都愛漂亮,愛追潮流。沒有人會像李佳一樣舍棄花樣一般的年華。
于是我換位思考,如果是我遇到這種情況,也許我會嚎啕大哭,會措手不及。可李佳卻堅強地挺過來了,用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去挽救了媽媽。然而她的父母卻離婚了,媽媽為了不連累家庭,選擇了這樣的結局,而爸爸也不愿意放棄媽媽,要陪她到天荒地老。這使我想起了我的父母,雖然我們一家都很幸福,但比起他們來說,我缺少一個“孝”字。即使家庭和睦圓滿,卻總是少了一種獨特的對于長輩孝敬的情感。也許從現(xiàn)在起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只是給爺爺婆婆端端水,給他們按摩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父母回家后給他們講講笑話逗他們開心,來減輕一天下來的工作疲憊。其實不只是李佳的孝心影響了我,還有很多的少年在他們的年齡段承受了太多不該有的責任,我們也是青少年了,也應該有所謂的責任和孝心。
通過這個節(jié)目,我明白了“孝”,也懂得怎樣去盡“孝”,不一定要轟轟烈烈,但一定要有所意義,也許這才是這個節(jié)目所要講的故事。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311月8日晚,我和兒子如期守在電視機旁,等待著中央少兒頻道直播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晚8點整晚會毫無懸念如期而至。帶著無比激動和內心的顫動觀看了晚會,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沖擊和洗滌。雖然隔著屏幕,可那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畫面早已定格在記憶的最深處,觸動著我的每一根神經(jīng)。我和現(xiàn)場的觀眾一樣擦干了一茬一茬還未曾來得及凝固的眼淚。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華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翻開《三字經(jīng)》吟誦古人燦爛的篇章和飛揚的文字:“首孝悌,次見聞”,古人把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長放在學習知識的前面。《弟子規(guī)》中:“首孝悌,次謹信”同樣把孝放在首位,弟子規(guī)的精髓在于,孝是做人,聞為學業(yè),做人是根,根深才能葉茂。可見古人把孝看得有多么重要,無疑孝蘊涵著神圣的感召力,他們是這樣說的,同樣也是這樣做的。“香九齡,能溫席”,每當我們再度提及它,依然能打動我們內心深處最為柔軟的那根肋骨,但僅僅有感動是不夠的,那更是鞭策和責任,是為人子女的一份承擔。我們不需要感動,我們需要付出;我們更不相信眼淚,我們只相信眼睛。我們只有踏著這個民族前輩走過的印記一路走下去。
孝心并不遙遠也不在大小,更不需要宏偉。那怕一句關心的問候,一聲稚嫩的我愛你,都能讓父母受寵若驚綻放最美的笑容。或許只需要一個擁抱,或者一杯熱茶,都能讓父母感動好久好久。陪父母聊聊天說說話,幫父母揉揉肩捶捶背,都值得父母回味炫耀很久很久。是呀,只要我們心存孝心,哪怕最簡短的話語或者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讓“中華美德”這顆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輝。
“找點空閑,抽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就讓這首歌再度唱響大江南北,鐫刻在你我心田;就讓我們帶著這首歌把“孝”文化扛在肩上,繼續(xù)發(fā)揚光大;讓我們唱著這首歌使“孝”文化在華夏沃土上蓬勃發(fā)展,源遠流長。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4之前,我一直覺得母親愛惜小孩是理所應當?shù)模勺源蚪處熓刮覀兛催^《最美孝心少年》之后,我的這類對父母的念頭就發(fā)生變化。將我的這一念頭更改的人便是最美麗孝心少年中的16歲女孩黃鳳。
她6歲時爸爸在外面打工賺錢時悲劇從樓頂摔下來,此后她的爸爸就再也不會站立起來。她的媽媽在他爸爸跌傷后就離異再嫁了,家中只剩余跌傷的爸爸和雙目失明的姥姥,小黃鳳就變成家中的主心骨。但小黃鳳毫不氣餒,信心要扛起這一家。煮飯時,她就立在板凳上燒菜。用餐時,她用湯勺把飯一口一口的放進她爸爸的口中。隨后,她找了一個電焊工幫她們家焊了一個大鐵床。又帶著家中僅有的27元錢,推著上百斤重的大鐵床,帶著爸爸和姥姥踏入了去上海的路程。在爸爸的一再規(guī)定下,幾十句回家的語句,可小黃鳳說的統(tǒng)統(tǒng)是同一句話不,我可以將你推到縣城去。都還沒到縣城時,就早已把小黃鳳累的快不行,但是她了解它是治好爸爸病的所有期待,就算是再堅難她還要咬緊牙挺過去。一路上有善心的駕駛員讓他們 ……此處隱藏3969個字……我來照顧你一生”時,淚水瞬間涌上眼眶,無法抑制心中的情感,我哭了起來。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成年的女孩,會獨自撐起一個家;我無法想象一個弱小的姑娘,會推著父親三天三夜百里求醫(yī);我更無法想象一個姑娘是如何解決生活瑣事。面對父親的癱瘓,面對母親的離家,面對年邁的奶奶,黃鳳站起來了,站得如此高大,站得如此筆直,正是她的這種精神觸動了我的心弦。看著她單純的目光,聽著她純真的話語,我實在無法給她冠上“偽故事”的帽子,我認為、我堅信這是真的,一個平凡的女孩用生命創(chuàng)造的不平凡的事跡。
與其經(jīng)歷相類似的還有重慶忠縣的吳林香。20xx年母親被檢查出肺癌晚期,小林香本來不愛笑,但是從媽媽病了之后,她便總是用笑容面對媽媽,逗她開心。雖然媽媽最終離開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著生活。看到這里我又哭了起來。我無法在在這種真情下仍無動于衷,我無法不被這種真情所打動,我無法不用淚水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看到晚會的最后,淚水已在我的臉頰上劃過多條痕跡。我不想哭,但我卻哭了多次,我應該正是被這種弱小的身軀擁有強大的精神所感動。我回到臥室,躺在床上,哭了好久,想了好久。我在想孝終究是什么?它是父母回家時的一句輕聲問候,它是父母勞累時的一杯淡淡小茶,它是父母年邁時的常回家看看,它是父母孤獨時的促膝長談。是的,“孝”就是如此平凡,它不需要用奢侈的物品與大量的金錢來表達,它只需要用一顆愛父母、懂父母的真心來體現(xiàn)。父母對子女的需要,也許只是一個目光,也許只是一個攙扶,也許只是一席長談。
如果將“孝”的內涵擴大來說,它不僅要求孝順自己的父母,還有要求孝順別人的父母,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有自己善待別人的父母,他人自然也會善待自己的父母,這樣社會上就會形成“敬老、愛老、孝老”的積極風氣,又何愁老人跌倒沒人敢扶,公交車上搶座糾紛再次發(fā)生。
想了好久,哭了好久,我睡了。我希望明早睜開眼,看到的是一個“孝老”的社會。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2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jié)目后,深受感動。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十個名字猶如十朵花,綻放在我心間。
當我還乳臭未干,偶爾躺在媽媽的懷抱里撒嬌的時候,他們卻早早地承受了厄運的考驗,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當我們無憂無慮背著書包,走向學習的時候,他們卻背著木柴艱難地行走在山路上;當我們在書聲瑯瑯的教室里,沐浴著知識的陽光時,他們卻做著許多和年齡不符的事;做飯、耕地、送票、賣燒烤······ 讓我最感動的是那十四歲的女孩吳林香。
她小時候父母離異,媽媽患了肺癌,外婆和外公身體又不好。她的媽媽經(jīng)常因病而痛苦萬分,她總是安慰著媽媽,從不讓媽媽看見她哭的樣子。但病魔還是奪走了她母親的生命。盡管命運如此坎坷,她還是堅強地去面對生活。她說:“我長大后要當一名醫(yī)生,救許多像媽媽一樣的病人。”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為先。從這一刻開始:讓我們用愛,填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成為一個最美孝心少年。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3在播出這段視頻的時候,主持人說了一句直戳人心窩的話,讓那些不孝之人慚愧的一句話:“孝這個字,一看就讓人知道它的含義,父在上,子在下。”一個中國人,如果沒有孝心,就不配做一個人。經(jīng)過投票,選出來了值得我們學習的哥哥姐姐們。比如說:堅持不懈的龍龍,永不放棄的黃鳳,作為家里頂梁柱的林香……
但是里面我最敬佩的是黃鳳,因為黃鳳她推爸爸到上海,這多么不可思議的路程啊,一個人能做到這能耐,就非常不錯了,黃鳳的爸爸在10年前意外摔傷,高位截癱,生活不能自理,面對臥床不起的丈夫和雙目失明的婆婆,黃鳳的媽媽選擇了離開。媽媽走了,生活還得繼續(xù)。黃鳳收起眼淚,用她稚嫩的肩膀扛起生命不能承受的重。從此,黃鳳成了爸爸和奶奶唯一的依靠。把爸爸治好的念頭一直植根在黃鳳的腦海里。但當她歷盡千辛來到醫(yī)院醫(yī)生卻告訴黃鳳,爸爸的病不能醫(yī)治。堅強如黃鳳,一家不行就換一家,她沒有放棄,而是繼續(xù)推著爸爸,接著尋找希望。黃鳳用她的毅力,為爸爸撐起了一片晴空,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孝心的力量。
難道爸爸媽媽給你買車買房才算愛你嗎?難道爸爸媽媽為你赴湯蹈火才算愛你嗎?NO!爸爸媽媽無時無刻都在愛你。
讓我們做出最好的一面給爸爸媽媽看吧,以報答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4古有黃香暖席,臥冰求鯉;今有孝心少年,感動天地。他們就像夜空中一顆顆閃閃發(fā)光的星星,照亮了我們的心。張俊就是其中的一顆,也是他,深深打動了我。
張俊,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離家出走,上有年長的奶奶,下有不懂事的弟弟,自己要撐起這個家的半邊天。每天他都要早起為身體不好的奶奶采藥,而且要走十幾里小徑,山濕路滑,有時,他的手上會被整整削下一塊皮。在一次奶奶中風的大腿疼痛的時候,他說:“奶奶,您放心,我會替爸爸好好照顧您的。”這不但讓他的奶奶感動了,也讓屏幕前的我們都感動了。
我也是一個有孝心的人,平時經(jīng)常幫長輩們分擔一些小的事情。有一次媽媽回家,面色憔悴,為我簡單炒了幾個菜,就有氣無力地上了床,還不時咳嗽。我意識到媽媽生病了,我趕緊幫她盛飯、泡藥、捶背,做了家務,還不時貼心地問:“好些了嗎?”看到媽媽欣慰的笑容,我覺得我的關懷就是一劑靈丹妙藥。寫到這里,我又想起了一個令人心酸的公益廣告:一位老人精心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結果兒女們都因自己的忙碌放棄了和老人團聚的機會,只留下老人一人孤獨的守著空蕩蕩的房子。這個廣告讓我發(fā)覺,孝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給家人心靈上的安慰。
最美孝心少年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又浮現(xiàn)在我眼前,他們就像一顆顆夜空中閃亮的星,我想說我也愿做其中平凡而閃爍的那一顆!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5在《最美小心少年》欄目中我認識了眾多少先隊員的典范。在他們身上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堅強、孝順、善良及血濃于水的親情。
當我們無憂無慮地背著書包,迎著朝陽走向學校時,他們卻背著木柴艱難地攀爬在泥濘崎嶇的山路上;當我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與老師一同探索知識的奧秘時,他們卻做著與自己年齡不符的事情:做飯、洗衣、撿柴、耕地、送票,甚至把自己的骨髓獻給母親……
讓我最感動的是路雨婷。她被人們稱為“奔跑女孩”。在這個家庭中有八十歲的姥姥,身患尿毒癥的媽媽,路雨婷就成了家里唯一的頂梁柱。路雨婷克服一切困難接過了媽媽的工作,奔波在穿流的街巷,今年她就要高考了,為了保證家里的開支,為自己掙點學費。在同學們吃飯、休息的時候她去送票。她舍不得為自己花一分錢,就用面包來充饑。送票時他的書包里少不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書。有一點空閑,他就掏出書看。每天放學她都急急忙忙的回家,就怕失去什么。為此她為全家人留了影,她想留住這幸福的一家人,留住媽媽、姥姥。
那一刻,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什么是孝心。有句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從這一刻起: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爸媽。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