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數學周記4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周又過去了,這一小段時間里,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周記里。怎樣寫周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周記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嘿!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就是月呀!我有一個姐姐叫“年”,還有一個妹妹名叫“日”。別看我們小,但我們的本領可大了。姐姐“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妹妹呢?說今天有多少日就是它了。現在來說說我吧!我有一個響亮又好聽的名字,你們也知道了。我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我還有一個特殊月叫閏月。在2月,平年2月有28天,閏年2月有29天。那姐姐的閏年和我的2月是怎么出來的呢?就是:“我們居住的地球是繞著太陽旋轉的,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365天48分46秒,叫平年。這樣,每過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來,把這一天加在2月里,這一年有366天,叫做閏年,我國古代很早就知道一年有365天零1/4天。”現在你們知道了吧。對了,如果你忘了大月有哪幾個月,你就背一下這個順口溜:“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看,我們三姐妹的作用不小吧!
年月日的來歷
一年,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的時間。全長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這叫"回歸年"。
歷法上的年為了應用方便,不采用回歸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數。公歷的平年是365天,閏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閏,每百年少閏一次。使用的整天數的年歷法上叫做"歷年"
農歷是根據月亮的朔望月共12個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個閏年。閏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氣候變化的周期,氣候由冷變熱,再由熱變冷;這包括了人們從事農業自耕種到收獲的全過程。所以人們從很古的時候起,就用氣候冷熱周期變化這個自然規律作為計算時間的大單位,把一年作為制訂歷法的根據。
一個月,就是月亮繞地球一周,也就是一個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時44分3秒,這叫做"歷月"。眾所周知,月亮是個球體,由于月亮繞著地球不停地公轉,同時又跟著地球繞著太陽轉,所以月亮對地球和太陽的位置也在不斷地變動,月亮對著我們照亮的這一面,有時有,有時無,有時多,有時少,這就形成了月亮的圓缺循環。當我們看不到月亮的時候,叫做"朔"(多在陰歷的初一和三十日)。過十四、十五天,我們就會看到圓圓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陰歷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這次望到下次望,這就是月亮繞地球轉了一周,就是一個月,我們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圓缺循環變化的規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們很早就把它作為計算日了的單位,把朔望月作為制訂歷法的根據。陰歷的一個月,就是根據朔望月定出來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轉一周的時間,也就是一個白天加一個黑夜,共計24小時。
地球是橢圓形的,自己不會發光,所在同一個時間里,地球只有一半向著太陽,向著太陽的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著太陽的一面,太陽的光照不到地球上,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轉,這樣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規律的循環。
通常把太陽要升起來的時候叫白天,這就是一天的開始。在白天轉為黑夜的時候,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這個天象變化的規律,就很容易被人們所掌握,并利用它來作為計算時間的基本單位。一天,是歷法上的第一種單位。
這種用太陽定出來的日,叫做"太陽日"。太陽日又有"真太陽日"和"平太陽日"兩種。真太陽日有長有短,這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冬季地球離太陽遠一些,所以公轉就慢一些。地球公轉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時間也就有長有短。因此"真太陽日"的時間是不完全一樣長的,這樣用起來就很困難。為了方便起見,歷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陽日,而是一個長短不變的日,這個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陽日的平均時間長度,就叫"平太陽日。按照現在慣例,一日的時間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時,把24小時作為一日。
依照現在慣例,一日是從半夜0點開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時止作為一天。但是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個小時分為十二個時辰,也就是用民間的十二個屬相來代替。恰好每個時辰是兩個小時,每逢單數進位,而每個時辰又分為三個部份,為初時、正時和末時,每天的交替時間是從當日的半夜十一點整開始為第二天的子時,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0點。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為初子時,11:40分到12:19分為正子時,12:20分到凌晨1:00整為末子時。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為初午時,11:40分到12:19分為正午時,12:20分到下午1:00整為末午時,其它依此類推。用日來計算短的時間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計算長的時間就很困難,所在在計算時間上還有月、年和世紀等。
數學,帶給人們很多便利和方便,但是,數學也給人們帶來很多麻煩,還有許多讓人捉摸不透的騙局,平均數里的騙局可不少呢!
劉木頭開了一家生產兒童玩具的工廠,最近很多商家都來這買貨,生意蒸蒸日上,每天劉木頭都忙不過來呢!
工廠里的管理人員是由劉木頭、他的弟弟及劉木頭的六個親戚組成。工作人員是五個領工和10個工人組成的。工廠最近缺少人手,需要招聘一個新的工人。
劉木頭來到了招聘中心,在重重選擇下,找到了一個帥氣、強壯的年輕人。年輕人接到電話之后就火速趕往招聘中心。
“你就是那個年輕人吧?怎么稱呼?”“我就是你要找的那個年輕人,稱呼我小齊就行!”“在我們工廠工作,一周的周薪平均是300元,一個月平均工資是1200元——1300元,還有年終獎品、獎金,一月5天休息日,享受公司福利。小齊,這樣的待遇行不行?”
小齊細細思考了一下:“這樣很行呀!一月還有5天休息日、享受福利,這樣的好工作,在哪找啊?”小齊立馬接受了這條件優厚的工作,心里覺得美滋滋的。
小齊工作了一個星期后,要求找劉木頭談話,談談這個工資問題,因為,這一周他只收到工資100元。
“喂!劉木頭,你騙我!我已經找其他工人核對過了,一周的工資明明是100元!根本不是300元了!”
劉木頭奸詐地一笑,“小齊,不要激動,激動傷身體!
平均工資明明是300元,怎么是100元呢!我來給你講解一下!”
劉木頭拿出一張“工資表”,來個小齊講解。“我每周得2400元,我弟弟得1000元,我六個親戚各得250元,五個領工得200元,10個工人每個人得100元。總共是每周6900元,要支付給23個人,6900÷23=300元,看,每個人每周平均工資是300元,對吧?”
“你說的是對的,但是實際根本不是這樣的!我每周所得工資還是100元!”小齊徹底被激怒了。
“呦,你自己都說我說的是對的了,那你還有什么話可說的呢!趕緊去工作吧,不要耽誤時間了!再說了,當時我說的是平——均。”
“算你狠!我不干了,你再去找其他工人吧!”小齊一跺腳,離開了這個邪惡的工廠,而劉木頭則去尋找其他的`工人了。
數學,對人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便利,但有時候,數學,也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在這個故事里,劉木頭利用了小齊錯誤的理解“平均”的真正的意思而讓自己占了便宜。卻給小齊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數學中,不要被表面的意思所迷惑,要懂的真正的意思,從而節省不必要的麻煩!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么我們要學習數學呢?數學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爸爸大聲說:”數學的作用可大啦!比如說在我們用的人民幣上就有數字,還有……我知道還有時鐘,電話,日歷上都有現在我終于知道數字的作用有多大了!哈哈!我們開心的笑了。
記得有一次,爸爸單位組織去公園游玩到了公園,游玩到了公園,門牌上寫著:“個人票每張5元,10人一張的團體票每張30元,購買5張以上的團體票可以優惠百分之十。我們有37人,怎樣買最合算呢?媽媽問我說:“當然買團體票合算啰!個人票每張票要5元,而團體票每人只要3元!我們可以買3張團體票再買7張個人票!媽媽說:”不對!買4張團體票更合算,只花30×4=120元!而你的要花3×30﹢5×7=125元!爸爸說。我靈機一動說:”我們可以請其他的幾位游客一起來買票呀!30×5×9/10﹣3×13×9/10≈100元。“對呀!”爸爸說著便請了13位游客,一起買了票。開開心心的玩了公園。
還有一次,我們全家一起烙餅吃,要烙3塊,一人一個,:”爸爸,我們最少要多長時間才能烙完3塊餅呢?每塊餅要烙2分鐘。“爸爸自以為是的說:”當然是6分鐘啰!這是難不到我的!“是嗎?”媽媽說:”應該是3分鐘吧!怎么可能?2×3=6分。”我大叫。“不信,我弄給你看!”只見媽媽先放進二塊餅烙一分鐘,再放第三塊和第一塊烙1分鐘,最后再放第二塊和第三塊烙1分鐘,”好了,完成!媽媽大聲歡呼。只見3個金燦燦的大餅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忍不住口水直流,我拿了一塊,哇!“好吃!我們大喊。我們三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了。
經過了這幾件事后,我更加熱愛數學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并感受數學,數學的快樂就展現在你的眼前!
南京力學小學四年級:童安妮
5月10日 星期三 天晴
媽媽今天要我算了一筆帳:我一期的學費是5000元,再加上生活費5000元,一年要5000*2 5000 =15000元,從一年紀到六年紀要花:15000*6=90000元,初中到高中要6年,起碼要20000*6=120000元,大學四年要20000*4=80000元,到我自己工作賺錢時要花多少錢呢?90000 12000 80000=290000元,
我以后要刻苦鉆研學習,不怕失敗,到讀初中時,要考的好,要學校不收我的學費。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