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情感作文匯總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情感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情感作文 篇1作文中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學生作文都是“違心而作”,自然也就出現“千人一面,萬人一腔”的語言,作文中自然也談不上個性的表達與情感的抒發。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就是說,情感是學生作文的原動力。而我們傳統的作文教學中結構不嚴謹,反饋有時又顯得不及時,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激發和培養。沒有情感的參與,作文便失去靈性,顯示不出文字的張力來。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在作文時,自然的表達情感呢?
一、學會關注生活,積蓄感情
美學家羅丹說過:用自己的眼睛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作文同樣也是如此,要讓學生能夠從平凡、普通的事物中發現生活的真諦,產生與眾不同的情感共鳴。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生活,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生活。漸漸地,學生能留心生活中的事,并積極思考了。比如:我班在上體育課時,一次老師讓他們進行跳馬練習。這個項目,女孩子們都嚇得不敢跳。結果,她們跳得樣子讓一些孩子笑得都直不起來了。而這件事引起了一個同學的注意。回去后,他寫了一則《敢不敢跳》,如實地描寫了當時的情景,在文章的結尾處還引發自己的思考:勇敢的一跳,其實就是自我的一種挑戰。
從一些小事中,捕捉到思維碰撞的瞬間,暢寫富有個性的語言,是勤于觀察生活,善于思考的結果。
二、減少思想束縛,抒發真情
什么是作文?筆者覺得無非就是與他人進行交流,要別人了解自己,或者說表達自己喜怒愛憎的思想感情,進而感染、打動讀者,同時也感動自己。當然,每一個人的經歷不同,觀點、性情也會有所差異,作文時自然不會盡寫相同的內容,抒發同樣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真正能想,在寫文時能自然表達真情。如在寫《__________我想對你說》時,我結合在“六一”節要演的情景劇《心中的天堂》,讓小演員在班會課進行現場表演。故事講了一個名叫豆豆的孤兒第一天來到孤兒院,在其他小朋友的幫助下,快樂、健康、自信成長的故事。同學們看完之后,好多都留下了眼淚。我抓住這一情感契機,讓學生寫這篇文章。此刻,孩子們的語言更讓人催人淚下呀:“豆豆,你的故事讓我好感動,你失去了父母,沒有親人,可是你卻沒有向生活低頭,你真的好堅強!而我生在一個健康、幸福的家庭,卻從來不懂得珍惜,常常怨聲不斷。現在開始,我要多孝敬父母,就像你所說,我要給父母洗洗腳,盛盛飯……”還有的同學對父母這樣說:“媽媽,爸爸,我現在才發現,原來你們在我的身邊是多么的幸福,我真想大聲地對你們說,‘我愛你們!’”這是學生的真實心聲!心中的真實感受躍然紙上,感人至深啊!
另外,我還注重學生開放性的寫作練習,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堅持寫隨筆。隨筆的內容一般不作要求,讓學生自己命題,自由立意。學生在真正寬松的心境下展示自我。經過一年多的練習,學生在寫隨筆時,能自然地打開心扉,張開想象的翅膀。作文的個性表達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活力。每次批改,我也不時在他們的隨筆本上輕舞飛揚上幾十字,甚至幾百字。這樣互動的情感交流更讓孩子們懂得了作文的意義,作文的快樂。二是隨時在閱讀教學中穿插小片段的撰寫。有時是預設好的,有時也可以是現場生成的。如學了《登山》一課時,學生對列寧這一領袖走這樣一條危險的小路心有疑慮:有的學生認為他不應該走,身為領袖,真有個三長二短,多不值得;有的學生認為他應該走,身為領袖,連這么小的困難都退縮了,那怎么能領導一個國家?于是,我讓他們寫成文章,充分把自己的見解放大,并引導學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來寫談自己的想法。一學期下來,我們這樣的文章寫了不少。在這期間,讓我看到了學生自由寫作的快樂,看到了他們成長的足跡。
情感作文 篇2人是感情的動物,偶爾也會犯傻,稍微一不小心,也許就會永遠走不出那個自己設下的陷進。
我見過他,他未曾見過我。他年輕富有活力,陽光也帥氣,而我只是躲在黑暗中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
與他網上交談的日子,內心不知不覺中有了少女思春的感覺,第一次那么在意一個人。雖然內心如此,可我總說不出口,說的確也是來掩藏內心想法的話語,開始變得心口不一,只是不想讓他知道,我對他已經產生了某種情愫。
我害怕讓他知道,害怕他看見我,只因為自己是一個多么糟糕的人,不想讓他感到煩惱,不想自己走進他的現實生活中,只想成為他虛幻生活的一部分,只想和他說說話,僅此而已。
有種情感說不出,也不想說出來,說出來了,也許就沒有當初的美好了。只是想簡簡單單地過,不想把事情看得太復雜,不想自己多份不必要的壓力,只是想按照自己的生活過就很美好。
心里有你,就是對你的一份尊重。愛的感覺,確實美。
情感作文 篇3當我完完整整地看完這本書,讓我無比的佩服簡奧斯丁的聰慧以及她對人情事故的深入。我對她的贊美是怎么樣也說不完的`。這本書呈現的內容比《傲慢與偏見》要多得多,看完《傲慢與偏見》的電影會覺得書沒有比電影好看,里面的情節單一,并且太過不真實,而理智與情感要復雜得多,真是沒有白費我對書的期待啊。當我看完電影時已經覺得非常有意思了,等我看完書后,卻是有意料之外的感受。關于理智與情感之間的意外的感受,更多的感受。這本書的人際關系是在是讓我佩服啊,雖然時代離我們有點遠,文化也完全不一樣。寫的內容包括他們那個時期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最重要是那個時期的中產階級的女人的情感。一開始以為這本書寫的主要是兩姐妹的愛情故事,其實并不全是。結果看到最后最后,最關鍵的人物竟然是看似最不重要的露西,如果沒有露西的狡詐,埃莉諾的美事根本就不可能。我也是太佩服作者,到最后才說透,有一種驚喜,像被慢慢設了陷阱,而我又心甘情愿跳進去,并且很快樂。當然,等我看完了這本書,我是非常的滿足的,體會也非常的多。
我便從最后結尾夫婦的三對戀人說起,我對這本書的感受。第一對是瑪麗安(妹妹)和布蘭頓伯爵,第二對是埃莉諾和愛德華,第三對是露西(某遠房親戚)和羅伯特(愛德華的弟弟)。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瑪麗安一開始的戀人威露比還有姐妹們的哥哥嫂嫂等等也很重要,因為除了愛情問題,這本書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地方。太多的人,實在是太復雜,一時說不清,也不說了。我最關注的是各種人物的性格,最喜歡看到他們真實的一面,虛偽、狡詐、貪錢、吝嗇、高傲、自以為是等等,實在是讓我覺得非常的有趣。
妹妹的戀情是無比熱烈的,是不顧一切的,盲目的,才會讓她被威露比傷害得那么深。雖然威露比也是不幸的,可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因為金錢娶了不喜歡的女人,嫉妒著布蘭頓上校,永 ……此處隱藏1471個字……了間隙,才能用上下而求索的心態去追求文章的盡善盡美。就像苦行詩人賈島,不斷修改自己的詩歌,毫不吝惜筆墨與精力,“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只有舍得為自己的情感留下間隙,才能創作出超乎預期的好作品。
而情感的間隙不只體現在文學上,更體現在生活中。牛郎織女之所以擁有悲壯浪漫的愛情,是因為他們每年只能見一面,愛情短到沒有變質的機會,也正因為他們給彼此的增進理解、培養情愫留下了充足的間隙,才能使“兩情久長,不在朝朝暮暮”。然而青梅竹馬彼此扶持的陳嬌與劉徹,卻在平凡的日子里慢慢失去了當初金屋藏嬌的真情,落得個曲終人散,身鎖長門的下場。而私奔夜逃的文君和相如也在官場的沉浮中,失去了“遨游四海求其凰”的深情,只剩“與君長絕”的哀嘆,真是“人生失意無南北”。也許讓他們在初識最美的印象里分開,以后的他們還會盼望再次重逢的欣喜,因為距離使他們懂得珍惜,回憶使現實臻于圓滿,情感的間隙讓他們不至于進入七年之癢。也許浪漫,就是沒有后來。
龍應臺在《目送》中用細膩的語言詮釋了母愛的間隙。“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父母與孩子無論有多么親密無間,也無法代替他學習成長。父母只能指導他、提醒他,目送他獨自走向漫漫人生路,就像紀伯倫所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并不屬于你。”父母沒有權利將自己的喜好強加于孩子,也不能因為怕孩子受到傷害而拘束他們的未來和自由,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追逐夢想的旅途上越走越遠,只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即使不舍也必須放手,這才是母子一場最大的緣分。
“水至清則無魚”,池水尚且需要自我調節的間隙,更何況你我。學會給情感留下間隙,使藝術與生命充滿未知的驚喜、無限的潛能與永恒的動力。
情感作文 篇5我發現了。情感的力量真的是特別的大的。最近,看了一個故事,里面的劇情完完全全的把我迷住了,我深深的被這個情感的影響和作用直達所震撼。
男主角,很強,很有實力,在古代不僅武功高強,更是風流倜儻,才氣不少,能對對子,能書能畫還能說,不大的年紀,已經小有成績了,在當時是十分的有名氣,但是,他卻覺得一切功名對他來說都是浮云。他可以為了自己喜歡的女生,放棄這一切,為了接近他啊,不惜隱藏自己的身份,毫無功利的去做他家的仆人,不敢不顧別人怎么看他,也不去想那個喜歡的女孩是否會接受自己,貿然的前行、結果還是比較美好的。但是過程中真的是坎坷很多,因為要隱藏身份,所以主角不能表現的太多,而且自己的所作所為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很受拘謹,但是這并不能讓她退縮,因為強大的愛,給了她很多的力量,期間,不止于心愛的姑娘接近困難重重,還有其他的小人插手,一度想搗毀一個家庭,所以主角不得不在兼顧與女生保持關系的同時,還要施展自己的能力去保護這個家,可謂是真的很努力了。
一點一點的,可謂是基本上掃除了外憂馬上就有哦了內患。由于自己展現了太多的能力,自己的真實身份還是暴露了,本來身份應該是一個加分項,但是不巧的是,那個女生的親人正好和主角的撫琴有仇,這就很尷尬了吧。于是又是一波事情未平,一波事情又起來了,最后不再隱藏,主角展現全部的實力,一點一點的終于讓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情感作文 篇6思念就像絲線繞過線,
一圈一圈,
滿滿都是沉重到,
無法說出口的距離,
越接近,
就越遙遠,
越想念就,
越碰觸不到,
你終歸只是我,
只可遠觀的風景,
不可捉摸。
高三:柚子青年
情感作文 篇7清明,勾勒出悲傷的輪廓。我的心就像風揚走的沙礫,游走在玫瑰步道。這是個落寞的日子,遠處響起顫悠悠的樂聲,有無數游歷的哭泣聲,像一片片羽毛點著我的心臟。那些遠方的人兒,你們聽得到么?
仿佛有水滴落在皮膚上,風拂過后,留下一片小小的痕跡。心被那些似有若無的哭泣聲深深觸動,那些低吟,像是一根根細細的風箏線,飄在天空里,揚起了灰塵。我站在那座矮矮的墳前,看著幾片蝶隨風翩飛,揉亂我的思緒,闔上了過往。
過去的事情,只能記得三三兩兩,浮游在大腦皮層,像極了秋日清晨后飄起的炊煙。而在我的記憶里,最清晰的,便是你的身影,沉淪在心臟的最深處。
墳旁的桂花樹爆芽了,我還記得,我曾和你在這棵樹下的種種種。
桂花飄香。秋天濃郁的香味斥滿鼻腔,滿盈的暖意,身著一襲白裙的你,站在桂花樹下,輕摘那一朵朵花瓣,而后塞進口袋,踱到我的身邊,抱起我。空氣帶來了你棉布口袋里的一縷幽香,看著眼前桂花瓣落,一切唯美得像在夢里。你,還記得么?
午后的田野。你清唱一首搖籃曲,哄我入睡。那時陽光暖的剛剛好,呼吸著暖人的氧氣,突然愛上了這樣的日子,一望無際的寂靜,帶上空氣里純正的清甜,這樣的晴天,安好無憂的日子。只是你,還記得么?
初夏的夜。蒲扇譜寫了這段記憶,你靜坐在床邊,手搖蒲扇,扇去心頭那抹燥熱,扇去夏日聒噪的蟬鳴。月勾出你朦朧的影子,幻燈片般的被投在地面上,與水平面上的塵埃共舞。清晰而朦朧的夜晚,你記得么?
那些記憶啊,最終化成凈土,在清明這一日,泛濫成災。
我點燃一張冥紙,待思念幻化成灰。你在世界的那頭,我在世界的這端,望你。你的一輩子,我只陪伴了最后那段日子,然而最后那段日子,我會記得一輩子。
風吹散了地面上遺留的灰燼,像是吹散了我的沉沉的念想。無垠的田野寧靜悠遠的感覺,遠處仿佛有人吹響古老的樂曲,吹滅了黑暗里閃爍的燭光。
情感作文 篇8一個人必須堅持這樣的信念:不可理解的事物都是可以理解的,否則他就不會打算探測他了。
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生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則是一片繁華的沙漠。有了友誼之后,有誰不想被理解。然而事實卻打了我一巴掌,讓我看清楚我們所謂的友誼。因為你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來都不會去理解別人。興許那對你而言只是障礙,只是包袱,我總是奢望……奢望你能給我想要的……
親情需要理解
不懂得互相理解,互相溝通的家,根本就不是家。“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我總是覺得我家的那本經便是不會互相理解,互相溝通。因為在這個家中,人人都不為對方想,總是把自己認為別人需要的灌輸給別人。也不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不會去理解,也不想去理解,甚至認為根本就不需要這種東西。
雨果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脫稿寄往出版社后,屈指數日,毫無消息,雨果心中忐不安。決定寫咨詢,考慮了片刻,他提筆給版社寫了這樣一封信:
“雨果。”
出版社的編輯折閱后,心領神會,當即給雨果寫了一封信:
“編輯。”
雨果收掉信點頭微笑了不久這部轟動世界文壇的《悲慘世界》便與讀者見面了。
連編輯都可以理解雨果想要的是什么,他們是朋友?是親人?不是,不是,他們什么都不是,只是合作的伙伴。然而你們呢?卻都不理解我,不可理解的事物都是可以理解的,難到我真的比不可理解還不可理解了么?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