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情感的作文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情感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并不是一個容易迷戀和崇拜權威的人,偉人、哲人、作家等等所說的并非真理,哪怕是一個歷史學家所記錄的歷史,也并非無懈可擊,有時候甚至漏洞百出。
可是總會有那么一刻,當我讀到某句話,便會覺得直戳內心,讓我的目光久久不能移動,迸發出的共鳴、贊同、認可讓我滿心歡喜,或許是為自己所演繹的某種生存方式找到了最佳的佐證,又或是給自己帶來了一絲慰藉。
巴爾扎克曾說:“靈魂要吸收另一顆靈魂的感情來充實自己,然后以更豐富的感情回送給人家。人與之間要沒有這點美妙的關系,心就沒有生機,它缺乏空氣,它會難受枯萎”。
簡短的一句話,在我看來,道出了一個人精神層面的信仰和追求,在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度里,或許這就是現代都市人最本質的精神追求,或許也是通往物質世界背后精神花園的通途。那是人內心最為渴盼卻又尋而不得的寶貴財富。
沒有情感的浸潤,生命便只是一俱干癟的枯尸,沒有生機,沒有活力,沒有靈動,沒有色彩,沒有張力。土地干涸,有水分可以補充,可是若是缺失情感的靈魂,那份凄涼和孤獨又到何處去投醫?
時而覺得人生就是一個尋找的過程,尋找生命的意義、活著的價值、必走的路途、人生的伴侶、快樂的本質,還有那些絢麗多彩的夢。在我看來,在所有的尋找中,尋找那無可觸摸卻又真實存在的情感最為不易。美妙的感覺恍若天邊的彩虹,短暫的讓人心疼,偶然的讓人心痛。可正是這份可以分享、豐富生命的情感讓人著迷和欲罷不能。
輕易可以得到的東西,總讓人覺得不夠珍貴而不懂珍惜,唯有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的苦澀等待才會讓人在煎熬中體味尋找和等待的意義。因為不想降格以求,所以只能煢煢孑立,在孤獨的王國里倔強的挺立。或許過盡千帆皆不是,又或是曾經滄海,除卻巫山,可對那份美妙的情感期待仍然不改初衷!
這固執的找尋是多么地讓人心生憐憫,因為那隨歲月流逝的不僅僅是水,更有那不再回頭的青春時光。
有人曾經這么導讀一本書《穿心蓮》,在這本書里,回答了“女人真正想要什么“這個問題,答案是,現代都市的知識女性,想要的是情感生活!不知對錯與否,也不想過多的評價,可對于真摯情感的追逐和尋覓,已成為了人們無可回避的現實。
那不能用錢去買賣的卻又讓人感動、興奮、喜悅的真誠和善良,那不能言說形容的卻又讓人充實飽滿、心靈有所寄托、充滿生活的熱情和期望的真摯情感,才是最為珍貴和稀少的,需要用一生的時光去珍惜和珍藏的。
望明月,寄愁心,悲歡離合,陰晴圓缺。點銀燭,撲流螢,秋雨漲池,思緒纏綿。遙看雪,暗香來,萬里冰封,一枝獨開。
每個風景,每個畫面,每件物品在不同的人看來,都會引起不同的感情波瀾,熱衷于某一件物品,某個風景,內心反映出的則是我們對文化的一種情愫,但每個人對其的認識程度不同,所以大部分情感都潛藏在內心深處,蘊含著它的某種意義。
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享受山水之間的樂趣,遠離世俗的黑暗,追求一份心之寧靜。聆聽鳥兒的歌聲,是對耳朵的一種放松,喜愛些清脆之音,讓久處于俗樂的耳朵得一絲清靜,喜愛讓心慢慢沉靜,執著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曠達情懷,走進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心。如今嘈雜的快節奏的生活讓許多人在節假日選擇去山水之間放松心情,緩解疲勞,這便是人們內心潛藏的一種文化情感。古人遠離官場世俗之后,來到大自然中,尋找一份輕松,白領高強度的工作后外出散心,像古人一樣在自然中求得清靜,在清靜中慢慢體悟人生,享受生活。
這些日子,各種時尚文化隨著一股潮流向人們涌來,不少歌唱選秀類節目沖擊著人們的視野,在乏味的歌聲中涌現的人才卻只是鳳毛麟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出名?就在人們都沉浸在此的時候,河南衛視的《漢語英雄》進入人們的生活,它以一種新的方式再次喚醒了人們對文化的那種情感,一路飆升的收視率證明著在人們內心,仍存在著一種對文化的需要。從漢字中人們不僅可以體會到書寫的樂趣,也能從中了解到一些古往今來的故事,它們豐富著人們的生活,讓人們對文化有了新一層的認識。
文化,在生活的各個層面活躍著,每個人不同的愛好、生活習慣都能反映出內心對文化的喜愛,他們喜愛的東西代表著他們對文化的認知。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它隨著時間慢慢滲透到如今生活的各個層面。每個人的愛好、習慣都反映著自己對中華文化的一種獨特情感,它們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組成了我們今天的社會文化,而這些文化背后是中華兒女對中華文化的一種理解與認知,這就是潛藏在人們心底的深厚的文化情感。
當我和童年告別時,沒有和它握過手,沒有和它談過心,更沒有向它說一聲“再見”!
看著窗外的孩子們在玩“躲貓貓”的'游戲,耳邊聽著他們一聲聲充滿緊張而又興奮聲音,以及有時候因為誰被抓到而耍賴而爭論不已的叫聲,我不禁感慨萬千。曾幾何時自己也像他們那樣無憂無慮地嬉戲,旁若無人地大喊大叫,仰天高呼……不知從何時起,曾經那個留著短頭發,和伙伴們在山野里到處奔跑,在田野山隨處翻滾的假小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頭秀發,以及一副整天繃緊的悶悶不樂的愁容。隨著時間的洗禮。昔日瘋瘋癲癲的黃毛丫頭如今變得多愁善感的少女了。哦!不,我不想要現在這個樣子。我想回到以前,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時代。正如窗前孩子們,他們的純真可愛以及無憂無慮地游戲是我所向往的。
那么,是誰偷走了我的快樂?趕走了我的童年?是無情的時間還是繁重的學業?也許兩者都有吧。時間是同年的天敵,因為時間催人成長,逼人成熟。時間讓我不斷成長,是我在生活中漸漸懂得人生道理,慢慢由年少時幼稚無知向成熟的階段過渡。而繁重的學業則是童年的扼殺者,因為學習侵占了童年玩耍的快樂時光。每天堆積像小山似的作業和練習打斷了想去玩的念頭,讓人在書案前坐牢,也讓心坐牢。
在不知不覺中,童年便被遺忘在黑暗的角落里。人心中的那份童真與玩心也被一道道重重枷鎖鎖在了內心深處。“少年老成”是贊美人小小年紀就很成熟穩重的話,但這未必是好事。而當下又有多少人因終日埋頭書海而成了這樣的人,有的甚至養成孤僻的性格以及居高自傲。與他年少的身份不相稱,更是糟糕了美好的童年。更壞的表現是童年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被遺忘了,消息了,連它何時不再在自己身邊也不知道,更不要說和它告別了。
如果不是站在窗前,看到窗外的孩子在天真爛漫地嬉戲,我也忘了自己曾經那些美好的童年往事,昔日的玩伴。正想出去和孩子們一起歡笑,但剛轉身臉上的笑容便僵住了。因為身邊是那一堆堆的練習與作業。是啊,童年早已被我自己遠離了,我還有什么資格再去擁抱它呢!但,童年何時離我而去的?我有跟它告別嗎?
自古,東方男性都是不善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的,而中國男性更是這類人的典范。我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中國漢子。
而這一切,可以從我的嬰兒時期開始說。
嬰兒期
這時的我才幾個月大而已,每天在家帶著我的時媽媽,而爸爸則時在外面工作,盡量每天多做些事多賺奶粉錢。而當下載說起爸爸當時的表現時媽媽則笑稱說爸爸是出去玩。但他也不解釋什么,只是賊笑著看著我和媽媽。
四五歲
在這時期里,印象最深的時父親給我吃蜂蛹,因為他聽說吃蜂蛹對身體好,他就去搗馬蜂窩,為的就是那蜂窩里的蜂蛹,為此他可沒少被馬蜂叮。而現在說起來自則是說他缺德,欺負我小,不懂事,喂我吃蟲子。他依舊不語,仍然是賊笑著看著我和媽媽。
八九歲
這個時期中,我有一次因為貪玩,把右邊眉毛的眉頭給摔出血來了,他看到后,嘴上口口聲聲的罵著我,說我不乖,不懂事,活該被摔出血來,可是手卻是很輕柔的幫我將血擦去,并幫我貼上創口貼。
當現在
現在,時代在進步,物價在上漲,可是父親卻下崗了,再加上工作不好找,所以我們家的情況早已不如從前,他為了補貼家用,卻依舊常常出門打一些散工。有時候被外面的太陽曬得快中暑,有時候曬得皮膚脫皮,有時候從外面回到家里,膝蓋處都是酸痛的……但他什么也沒說,只是自己受著,而這些,也還是媽媽告訴我的。
……
雖然,父親從來沒有告訴我和媽媽那一句話,但我知道,他愛我,愛媽媽,愛我們這個小卻溫馨的家。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