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蛋鬼日記》讀后感13篇
一天即將完結,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搗蛋鬼日記》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搗蛋鬼日記》讀后感1今天,我讀了《搗蛋鬼日記》,它是由意大利的露易基·貝臺利寫出的,以自傳體的形式。文中主人公加尼諾是一個淘氣搗蛋愛寫日記的孩子。天才搗蛋鬼加尼諾平日里的“傳奇”表現令他的家人忍俊不禁,根本不知道他下一秒鐘將要做什么。
我認為加尼諾的所作所為幾乎是所有孩童的秘密。你瞧,10月17日日記中,記的是加尼諾離家出走,還逃到姑媽家,從自己家跑到姑媽家,算是離家出走嗎?看來他還是離不開家。不過他的搗蛋行為在姑媽家也不例外。他把姑媽最喜歡的龍膽草的花盆摔碎了;然后他還弄了個動物園,但是里面掛在樹上的孩子是隔壁家的小孩兒;把姑媽的小狗涂成了紅色;把羊涂成了老虎;還把豬涂成了鱷魚……這多么荒唐啊!惹得姑媽暴跳如雷。
人們看到的加尼諾是一個只會搞惡作劇的孩子,每件事情他都會搞砸,什么好事到了他手上就變成了壞事,因此他的家人對他很不滿意。而我跟他家人的看法可不同,我看得出他不是一個一點兒優點都沒有的孩子,他正好富有童年時的天真和調皮,生機勃勃,異想天開,想象力豐富。人人都覺得他是個只會闖禍的孩子,其實他的調皮搗蛋正是他的可愛之處。你想想,每個九歲的孩子闖了禍都會覺得自己沒有錯,因為他們都覺得自己還委屈呢!
我覺得加尼諾是一個聰明、充滿好奇心、喜歡動物、愛好畫畫、思維極其活潑、具有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孩子。不相信?你去看看他畫的畫,弄的動物園里的小狗、羊、豬、驢的模樣,有誰不捧腹大笑,感到無比的快樂,他非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沒有人不佩服。
我們可以學習他愛寫日記的好習慣,日記對每個人都是一樣好東西,可以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當我們長大后,再看看童年時寫的日記,也許還會回到童年時的快樂氣氛當中。其實我們每天發生的事情就像是一篇文章,把一篇篇文章疊起來,就會變成一本書。所以我們要學習加尼諾這種樂觀的態度,不要總是滿臉憂愁,要學會生活的方式,不斷的充實自己,讓生活變的多姿多彩。
《搗蛋鬼日記》讀后感2清清好溪,我捧一掬最清;片片晚霞,我擁一縷最美;翩翩楓葉,我拾一片最紅;綠綠的青草,紅紅的花,我采一束最嫩、最紅。是讀書讓我領略了大千世界的無限樂趣,在“暑期親子”讀書活動中,我又認認真真地閱讀了《搗蛋鬼日記》。
《搗蛋鬼日記》的作者是萬巴,原名露易基.貝臺利,意大利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和著名詩人。《搗蛋鬼日記》的主人公是加尼諾,他真是個淘氣十足的離奇人物啊!在不到半年時間里,他一直想做些好事,卻往往弄巧成拙,惹得大人們暴跳如雷:他想去釣魚,卻不小心掉進了萬丈深淵的河流里;他興致勃勃的表演魔術時,卻無意中射傷了客人的眼睛;他想給姑媽一個驚喜,結果讓姑媽火冒三丈大發雷霆;他想讓鄰居小孩長點見識,卻惹得小孩的父母義憤填膺;他和同學打賭,卻釀成了一場車禍;他玩釣魚游戲,卻釣下了一個老人的牙齒……這個聰明絕世的孩子為什么總是做出那么多的荒唐的事呢?因為他有一個暴君一樣的父親,一味溺愛他的母親,還有一個言行不一的姐姐和姐夫……孩子是沒有錯的,錯的是大人!《搗蛋鬼日記》記錄了一個個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快樂、不幸、委屈、反抗與懺悔的一系列生動的故事。從而揭開了所有孩子們在幼兒時代共同成長的秘密。《搗蛋鬼日記》是西方世界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堪稱暢銷百年的兒童成長教科書,與《愛的教育》、《木偶奇遇記》并稱為意大利的三大兒童文學名著。
讀了《搗蛋鬼日記》,讓我深深體會到這不僅僅是一部惡作劇大全,更是一本讓人捧腹大笑的少兒讀物,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從而引導讀者的思考,啟發人們對孩子必須進行真正的愛的教,必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書,像一顆顆雨露,澆灌著小花、讓小花茁壯成長;書,像一座座綠色的森林,綠化了整個世界,綠化了我們的心扉;書,像一朵朵潔白無瑕的雪花,飛舞在冰天雪地之中,是書讓我們飛舞在知識的海洋之中。讓我們堅持每天看書,養成看書的好習慣,因為書能讓你快樂的成長、成才、成功。
《搗蛋鬼日記》讀后感3前幾天,我讀了一本十分有趣的書,名字叫——《搗蛋鬼日記》。這是一本適合所有人讀的書。作者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萬巴,這是一本生動又有趣的意大利小說。書中的主人公加尼諾在9歲生日時,得到了一本十分珍貴的日記本,綠綢的封面讓日記本顯得很特別。加尼諾十分珍惜。于是,他將日記本視為自己的小伙伴,每日與它訴說自己的故事。 日記
有幾個故事在我看來是最經典的。一。某某年的1月8日,他到他姐夫家,正好他姐夫的阿姨——瑪蒂苔夫人住在那。加尼諾趁瑪蒂苔夫人不在家時,偷偷溜到她房間里去玩兒。房間里有瑪蒂苔夫人最最喜歡,最鐘愛的花貓和黃鸝。加尼諾非常的善良,實在不忍心見到黃鸝被關在那沒有自由的鳥籠里。于是他輕手輕腳地打開鳥籠,想讓這只可愛的小黃鸝在藍天里自由自在地飛翔。他嘴里嘀咕著:“可憐的黃鸝!”黃鸝站在了桌子上。誰料,一場悲劇發生了。花貓輕巧的跳上椅子,再跳上桌子,一口咬死了這只不幸的,可憐的黃鸝。加尼諾實在太調皮,太搗蛋了,都大禍臨頭了還想鬧。他要懲罰這只花貓。倒霉的貓!被加尼諾掐住脖子放在浴室的水龍頭下面沖。禍不單行啊,花貓在掙扎時,又打碎了一個威尼斯花瓶!過了一會兒,水龍頭不知怎么的突然關不上了。浴室成了小河!最慘的是,水透過樓板滴到了樓下!房間、浴室,狼籍一片,加尼諾又是慘遭痛罵。二。我記得書中有一幅插圖讓我哭笑不得,畫中講述,有一天,加尼諾的同桌帶了一點膠水。而加尼諾呢,在馬里奧·貝迪站起來回答問題時,乘其不備把那涂膠放在了他的座位上,害得馬里奧·貝蒂和“肌肉”老帥來了一場游戲。不用猜,加尼諾又肯定是一頓挨打。
讀一本好書,其樂無窮,《搗蛋鬼日記》就是這樣不容置疑的好書,讀前,你有無窮的!盼望,讀時,你會有數不盡的快樂感受,讀后,你便會有更多的回味。和書交朋友,讓大家一起在書海淘金,一起尋找自己的好書伙伴!與自己的好書朋友們一起感受書中的快樂世界吧!
《搗蛋鬼日記》讀后感4我們身邊總不乏一些搗蛋鬼的身影,他們總令我們愛笑不得、又愛又恨。《搗蛋鬼日記》中的加尼諾卻顛覆了我對搗蛋鬼的印象,
加尼諾并不是一個壞孩子,他從不說假話而且口無遮攔。兩個姐姐想籌劃一場舞會,卻因為從鄉下來拜訪的姑媽感到難堪。加尼諾偷聽了姐姐們的對話,將內容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姑媽,卻把姑媽氣走了。他還把姐姐對于那些追求者的評價告訴了他們,導致舞會幾乎沒有男賓。為了躲避懲罰,他一個人藏在火車上來到姑媽家。姑媽不但沒有因為加尼諾對她說的話而責備他,還對他關懷備至。因此,他在姑媽心愛的龍膽草上捆了一根棍子,姑媽給龍膽草澆水時,他站在 ……此處隱藏4371個字……邊假裝抹眼淚,失聲痛哭,誰知道我還在一邊偷笑……
后來長大后乖一點了,上學時總是坐在教室里,聚精會神的看書,受到家長與老師的表揚。誰知道,我是在看課外書或者是漫畫書……
現在的我,有了許多叛逆的滋味,不過也乖巧了,懂事了許多。就像我捉弄人的點子,也只是從我眼前一閃而過,最多想象一下。能實際的,也只有那些語句類的“惡作劇”,相當于給老師或家長添亂的小點子,不足一提。
我發現,我的搗蛋事件真的是因為好奇心,好玩心而引起來的,而我們原來的天性,做這件事情的理由,還真的是天真、可愛、具有豐富想象力的一個創意點子。
我們的天性是善良、天真、可愛,具有豐富想象力的一個創意點子。不信的話,你可以去看《搗蛋鬼日記》這本書或者是回想一下你的搗蛋童年生活,這本書里的與你童年生活的哪一個搗蛋的事跡的天性不是好的呢?所以,請大人們原諒我們做的種種錯事,我相信,我們長大了后,會讓你們感到高興與自豪的!
《搗蛋鬼日記》讀后感11“你好,加尼諾,這幾天沒有挨打吧!呵呵,開玩笑而已。”作者萬巴手下的加尼諾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描寫出了現在小孩子的“冤屈”,充分展現出了現在大人對小孩的不理解。讀完這本書之后,就會讓人回憶起那甜蜜而酸澀的童年時代。童年總是那一瞬間,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而萬巴筆下的《搗蛋鬼日記》便能讓你想起小時搗蛋的快樂。
說到加尼諾——一個總是因為好心而闖禍的孩子。在好心的驅使下,加尼諾創下了不少活:把炮仗拴在姐夫身上;把苯胺放進肉絲湯……他的搗蛋事例真是太多了!他去了哪兒,哪兒都會被他搞得翻天覆地,久久不能安寧。闖禍之后,得到的沒有表揚,凈是數落。其實加尼諾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后來……這就是小孩所受的“冤屈”;這就是大人對小孩的不理解;這就是家庭教育的誤區。
沒錯,現在的小孩總是被不分青紅皂白的父母給挨罵,小孩的好心被大人誤以為是“不好的事”,而小孩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因為有口難辯,小孩子只好被蒙上不白之冤了。如果大人換個角度來想,想一下加入自己是小孩,會怎么做?大人也許就不會這樣了。生活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一天,小明在放學的路上看到一個小弟弟受傷了,當小明準備赴他去醫院的時候,他想到爸爸給他的警告:早點回家!他轉來又一想,這是件好事啊!爸爸不會罵我的!于是他就扶那個小弟弟去醫院了。回到家后,已經很晚了。小明還沒說話,爸爸就揚起了巴掌……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事例,但是卻體現出了家庭教育的缺陷;父母的不可理喻……加尼諾就是這樣。
《搗蛋鬼日記》這本書蘊藏著快樂,而快樂卻徘徊在“倒霉”邊緣。經過我的閱讀,我發現“倒霉”一詞經常都出現在加尼諾的日記里面呢!這本書不僅是在像品味陳年老酒一般讓我品味著童年,也一樣在教育著家長。
再見了!加尼諾,我們下次再見……
《搗蛋鬼日記》讀后感12“為了不讓人聽見,我輕輕地、輕輕地走下了樓梯,藏到了客廳窗子的帷簾后面。”當我看到這行字時,一個搗蛋、調皮、機靈的小男孩就出現在了我的面前。他雖然調皮搗蛋,但是他很誠實,也很善良,很想去幫助別人。
《搗蛋鬼日記》的主人公——加尼諾,做了很多讓他爸爸、媽媽生氣的事:他在客廳釣魚,卻釣下一個老人僅剩的一顆牙齒。他在姐姐的婚禮上把炮仗拴在了姐夫的扣眼上點炸了。他把姐姐寫的說阿道爾夫·卡皮塔尼先的壞話寫在了自己的日記本上,當阿爾道夫來做客時,姐姐拿加尼諾的日記本看,當場就把客人氣走了。加尼諾還做了許多讓人生氣的事,最后爸爸、媽媽只好把他送到寄宿學校去。
這本書中,我記得最深刻的故事就是——“魔術師”和“離家出走”。
“魔術師”講了,加尼諾去劇院看了變魔術,他也學了幾個魔術,他決定要當一名魔術師,就在小房間里一遍又一遍練習,為了使表演更有把握,又給院里的小朋友萊佐、弗羅和瑪利內拉變魔術,加尼諾向瑪利內拉的媽媽借了一塊表,把它放在研缽里搗碎,讓后把它變成原來的樣子。實際上,他把壞表用步包起來放口袋里,再把準備好的媽媽的表拿給大家看。晚上,瑪拉利來做客,加尼諾又表演魔術,他拿了頂帽子,兩個雞蛋,把蛋搗碎,放帽子里攪拌著,然后請瑪拉利左手拿帽子,右手拿蠟燭烤雞蛋,但不燒著帽子,加尼諾要用玩具槍把火打滅,扣動扳機時,他分了神,一下打在了瑪拉利的右眼上。我感覺,加尼諾真是一個分量十足的搗蛋鬼。
“離家出走”講了,天剛亮,加尼諾準備離家出走到姑姑家去,這樣做實在太危險。他到了火車站,火車來時,他為了不讓熟人看見,到車廂另一邊去了,加尼諾看見一個小崗亭,火車開了,加尼諾還可以看好風景,他為了慶祝好運,便吃了快杏仁餅干。火車開到山谷里,山谷里還下著雨,加尼諾全被淋濕了,他還感到像半個臉浸在喝了會發燒的葡萄酒里,另半個臉浸在冰水中一樣……加尼諾經過了許多痛苦,終于到了姑姑家。加尼諾真不聽話。
這本書寫了一個調皮搗蛋的小男孩成長的經歷,有一些情節讓我看了后不由得捧腹大笑,我十分喜歡這本書!
《搗蛋鬼日記》讀后感13我是個小書迷,讀過好多的書,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得算《搗蛋鬼日記》了,此書是意大利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萬巴的代表作,小說充滿著幽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九歲的小男孩,他善良、勇敢、正直,人們稱他為“搗蛋鬼”加尼諾,他常常好心辦壞事,它讓我們在發笑之余,獲得了一定的教益,真是受益匪淺啊!
“搗蛋鬼”加尼諾很愛搞惡作劇,做了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就在他9歲生日時,得到了一本十分珍貴的日記本,綠綢的封面讓日記本顯得很特別,加尼諾十分珍惜,于是他將日記本視為自己的小伙伴,每日訴說自己的故事??
下面我就講一個關于他的故事:貝蒂娜姑媽有一盆心愛的龍膽草,加尼諾為了讓姑媽高興,就在龍膽草下面綁了一根小木棒,貝蒂娜姑媽打水時,加尼諾趁姑媽不注意,將小木棒往上頂了一下,龍膽草順勢長高了一截。貝蒂娜姑媽回來見了十分驚訝。姑媽又轉身去拿剪刀修剪龍膽草的枝葉,加尼諾就又把小木棒頂了一下,貝蒂娜姑媽見龍膽草驚人的生長速度,高興的差點暈過去。姑媽就這樣目瞪口呆地看著龍膽草不斷往上躥。忍不住發出“啊—呀—”的驚呼!加尼諾越頂越開心,一不留神就將花盆頂翻了,貝蒂娜姑媽這才恍然大悟,看著搗蛋的加尼諾真是哭笑不得,此事換來的是嚴厲的斥責。
對照作品聯系自己,現在的我也是如此的調皮,如此的搗蛋,沒少受到爸媽的責打和訓斥。比如有一次我看到爸爸把眼鏡摘下來放到
桌子上,覺得好奇,心想戴上眼鏡一定很好玩,就戴在自己的眼上,結果沒走幾步自己就摔了個大跟頭,把腳崴了,還把爸爸的眼鏡也摔碎了,事后遭到了爸爸的一頓嚴厲訓斥。其實我們的這些搗蛋事件都是因為好奇心,好玩心而引起的,希望家長們不要太過較真,原諒我們做過的種種錯事,多一些寬容吧!我們現在的這些過錯行為,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個過渡階段,本階段的“搗蛋”也可能有利于我們今后的健康成長,請家長們相信我們,我們長大了一定會讓你們感到自豪和驕傲的。
《搗蛋鬼日記》這本書,我是百看不厭,因為書中有我們共同的秘密,它活現了兒童的天性,讓人在幽默與歡笑之間,重溫了一段快樂而委屈的童年時光!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