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編應用題大班科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編應用題大班科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意圖:
幼兒期正處于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強調了幼兒園教育尤其是數學教育活動必須回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我根據活動目標,結合幼兒學習數學的特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情況,課前請家長帶孩子去逛超市,讓孩子提升生活經驗。在活動中通過與同伴的互動交流,不但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在活動中水到渠成地讓幼兒掌握了仿編應用題的基本方法。
活動目標:
1、感知應用題由兩個已經知道的數字和一個問題組成,知道加法應用題中告知的兩個數是部分數,問題是求總數。
2、愿意嘗試根據情景編出完整的加法應用題,在創編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請家長帶幼兒去買東西,使幼兒了解一個買與賣的過程。
《小朋友的書 數學》
2、算式卡、水果卡片各10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開火車,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二、出示蘋果,教師示范編應用題,和幼兒共同分析應用題的結構。
老師昨天買了3個蘋果,今天買了7個蘋果,一共有幾個蘋果?
討論∶這道題在說一件什么事情?已經告訴我們的是什么?要我們算的又是什么?算出的答案和告訴我們的數之間是什么關系?
小結∶這道題在說老師買蘋果的事情,已經知道3和7個蘋果,要我們算一共有多少個蘋果。算出來的10是總數,3和7各是他其中的一部分。
三、教師做動作,幼兒根據情境編應用題
教師調整手中蘋果圖片的數量或把蘋果分給兩個幼兒,請幼兒創編應用題。重復練習幾次。
四、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使用《小朋友的書 數學》第22頁看圖列算式,進一步熟悉應用題的結構及練習10以內的加減法。
課后反思:
幼兒期正處于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強調了幼兒園教育尤其是數學教育活動必須回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我根據活動目標,結合幼兒學習數學的特點,選擇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選擇了《小朋友的書數學》、算式卡、各種水果卡片10個。通過這一活動內容,開始請家長帶孩子去超市買賣東西,讓幼兒有著買賣的經驗,教師將此活動融入到游戲中,剛開始發現幼兒對加法的理解較好,能通過組合算出最后結果,但有個別幼兒對較難的加減不太清楚,在數過手指后才明白相加的道理。
在買東西的游戲中,邊算邊練習找錢是對減法運算的培養,并且引導幼兒用比多少的形式,找到各數字間的關系,在游戲中溶入了數學教育,能更好的吸引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除了要觀察幼兒活動,還要指導幼兒在學習時游戲的滲透。經過這個活動也讓我了解到課前做好準備是很重要的,所以今后我將會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來迎接每堂課。
文檔為doc格式